河北省秦皇市吕黎县大浦河镇大浦河村,这是一个距离渤海只有两里地的村庄。
庄子不小,人也不少,但规整的不错,一条两车宽的砂石路从庄西头的石头桥笔直的通向庄东头的大集,以这条砂石路为中心往南往北则是一排排高低一样的平房,每排房子中间都有巷道。巷道不窄,但几乎家家户户大门口都有一、两个胖乎乎的柴火垛,所以,巷道能过一辆马车就算不错了。
“婶,呆家没?”人未到声先至,刘家奶奶一听就知道是隔壁家的胖媳分儿来串门儿了。
胖媳分儿娘家姓方,夫家姓常,嫁到庄里四年,半年前给常家添了第二个孙子,因为吃的好,她身上的肥肉一直没掉。不过老常家舍得吃,却舍不得买煤,于是,一入冬,胖媳分儿婆媳俩就成了刘家的常客。
“哼~~,呆家尼。”刘家奶奶往炕里头挪了挪,顺手将炕头的毛毡子撩起来散热。
刘奶奶有气管炎,天儿一冷嗓子眼儿里就能拉风匣,喘的,所以,除了一日三餐烧大锅外,小炉子里二十四小时都闷着煤,那屋里暖壶的呀!尤其炕头能烫熟屁股,毛毡子都烤出俩黑洞了。
没一会儿,一个矮胖的年轻妇人便掀开了厚门帘,她头上裹着姜黄色的头巾,上身是绒面的暗红色棉袄,下身是黑色条纹裤子,配着黑色的矮跟皮鞋,看着干净又喜庆。
庄户人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儿,猫冬时才能穿上时新衣裳,爱美的新媳分儿们自然可劲儿往身上捯饬。她一屁股坐到炕沿上,“三丫头和林头没呆家?”
“跟他爹磨米去了,你婆婆捏?”
“一大早起来就去常连家咧,她媳分儿养活咧,养活了个小子,你看人家,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儿女双全,多好!”胖媳分儿羡慕极了。
如今国家只允许生俩孩儿,超生就罚款,罚的贼狠,日子刚好过没几年,哪个庄户人家舍得这钱啊?所以,生一儿一女的最让人羡慕了,儿子鼎立门户,女儿贴心照顾,比俩小子和俩闺女的都强。“常连家的大闺女跟你那大孙女一般大吧?”
“嗯呐。”
“凤起媳分儿也快养活咧吧?”
“就这两天儿。”
“凤起媳分儿的肚子挺尖,像小子,婶要有大孙子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