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王是我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储君(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善恶,不谄媚,让百姓都安安稳稳吃饱饭。

    欲高位者要目及常人所不能及,扭转常人无法扭转之乾坤。

    故我自小立志将来要做个辅佐仁君的贤臣,而心中仁君人选唯阿兄一人而已。

    弘陵二十三年,也就是年关过后。春后夏至,随之而来的是暴雨不断,水灾频发的季节,许多地方遭遇百年一遇之洪涝,犹以江徽最为严重。

    杨氏临危受命,奉皇召带领一支军队前往江徽治水,不仅保住了素有天下粮仓之誉的江徽,郡中百姓更是无一人亡。然而此番所付代价却十分惨重,不仅牺牲十数位杨氏军,还折了一位随军的杨氏公子进去。

    之后杨氏军班师回朝复命,一句“卫国护民,不可言功。”更是让杨氏名声大噪,亦令江徽百姓吟唱其德。

    皇父久忧大卸,终于久违地微露喜色。一旦盛产粮食之重地江徽保不住,这一年不止坊间百姓就连朝廷的日子都会过得很艰难。

    杨氏一役为频发洪灾的各地稳住了民心。本应为杨氏方在争储浪潮上记上一功,奈何被猪一样的队友狠狠坑了一把。

    这还是因梁王杨酉于宫外酒肆私饮会客,醉后妄言惹出的祸端。他与幕僚大放厥词道杨氏此番护国功高,帝君早晚会把江徽作为封地赐给自己,届时他便是当朝无二的太子人选。言辞之间还颇有桀骜之色。

    按理,私饮会客这么隐秘之事不应该被泄露,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言官翌日便于朝上弹劾,皇父命大理寺卿主理此案,御史折兰景和从中协办。

    现杨氏之主杨霆为梁王的舅舅,更是负荆进宫请罪,表明忠于圣上,绝无二心。杨氏一门忠烈昭昭,天下民生乃国家大事,绝不会以此来影响皇家储立。言语间就差以死明志,更是把杨氏在此事中撇的干干净净,恨不得把梁王这个安在皇室练了许久的号给废了。

    怪不得杨霆如此战战兢兢,当年皇祖父为消除门阀对皇权威胁的铁血手腕历历在目,余威尚在,幸存下来的几个世家在这十几年间都纷纷夹起尾巴做人,稍有不慎便可能是万劫不复。

    当日私聚杨霆并没有参与,都是梁王口嗨惹出的锅。皇父自不会惩治功臣,反而以礼贤的态度对待他,并表明与杨氏之功相比,此非杨氏之过。

    查明后,梁王因言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