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七章造反(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粮商,士绅借一些粮食,银子,等来年收了赋税,将欠他们钱粮还上。

    “为今之计,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刘含辉无奈道。

    只是刘含辉想的挺好,但城内的乡绅大户根本不买账,一通操作下来,也仅仅得到不到三百石粮食,银子更是不足一百两,这点钱粮,别说是巡抚大人那里,就算是自己也交代不过去。

    一边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一面又是嗷嗷待哺的百姓,万般无奈之下,刘含辉将目光又重新投向了竹山县的百姓。

    百姓们活到现在那就说明他们还有粮食,要不怎么还能活到现在,肯定早就饿死了,刘含辉自言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

    “大人,万万不可啊?百姓们已经濒临极限,再去收粮,必遭祸事。”幕僚不是糊涂人,也早已经察觉到竹山县内气氛的不正常,故而再三建议道。

    “刀子没架到你脖子上,你自然能置身事外说这些没用的废话,不找百姓怎能凑齐这一千石粮食?”刘含辉一把推开幕僚,恨恨道,巨大的压力已经扭曲了将他的神志,现在只想着能凑齐军粮保命,并且抱着侥幸的心里想到,百姓这不还没造反不是?那么在收点粮食,他们也不一定造反,大不了再苦几天,等仗打完了就好了。

    刘含辉将县衙内的衙役全都召集了起来,一个一个给他们分配任务,如果完不成每人五十大板。这也是衙门内的常态,上面的压力总是这样一点一点向下传递,最终由最底层的百姓承担。

    衙役们接到命令,便离开了衙门,散入了竹山县。很快,整个竹山县就像煮开的沸水一样,沸腾了起来。当最卑微的生存都变成了奢求,当百姓们被敲骨吸髓之后,都无法满足上层官僚的欲望,那还等什么,直接造反吧。

    暴怒的百姓聚集到了街头,一同涌向了衙门,想要找知县大人讨个说法,谁料这个时候刘含辉怂了,下令衙役紧闭衙门大门,自己则躲在衙门内,不敢出去。

    愤怒的百姓们在衙门口越聚越多,大量的百姓仍然远远不断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大量的百姓情绪不安的了极点,这时不知是谁怂恿,又或者只是一个以外,拥挤的百姓竟然挤开了紧闭的衙门大门,这仿佛一个信号,愤怒的百姓直接冲到了衙门内,将躲在后宅的知县刘含辉搜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