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漠北南洋_一千零三十八章 八道告急中(3/4)
年土木堡之变,大明尚且能坚守到最后一刻,即便是换了皇帝也绝不投降,今天金兵还没有来到王京城下,我们怎么可以自乱阵脚,您从景福宫里出来看看,看看满城的百姓,已经都变成了惊弓之鸟了,殿下,这正是他们需要您出来鼓励大家坚守王京,给大家信心的时候啊。”景福宫外面,不知何时已经跪满了大臣,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礼曹判书,官拜右议政的金尚宪,他是高丽有名的主战派,当然其人也是有真才实学,并且是高丽两班中清西派的首领,在官场中也是元老,要不然也不能当上右议政这个重要的官职。(渔夫按,很久没有写渔夫按了,对于金尚宪和崔鸣吉二人的政治主张,大家可以看一部韩国电影,叫南汉山城,里面非常真实的描写了皇太极攻打高丽的时候,高丽全国上下一片混乱,且国王和大臣们跑到了王京外围的南汉山城避难的故事。崔鸣吉是高丽的主和派,他是从实际出发的人,高丽自己的实力不济,根本不可能和金国硬碰硬,所以投降求和才是正确的出路,这样才能保住更多士兵和百姓的性命。而金尚宪的主张也不能说错了,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况且当时高丽毕竟是大明的附属国,一旦投降了金国,宗主国就会被改变,这是数百年来一直侍奉大明的高丽大臣们所不能容忍的,也是高丽士人所不能容忍的,他们有着头可断血可流但是决不投降野人的气节,所以在这一点上,金尚宪和崔鸣吉是政治主张的不同,并不能说谁对谁错。)
听见这么多大臣的呼喊,李倧在宫内更是心烦意乱,要知道,他抛弃王京,出走釜山,从李倧内心来说,这就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低调,可是他却忙中出错,先将御营厅的将士给派出去了,这让高丽百姓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而这些百官更是人精,当然从御营厅的士兵状态直接判断出国王想要干什么,眼看自己出走王京的事情公开化了,李倧更是急得寝食难安,而李倧内心最怕的还是群臣死谏,要知道,崔鸣吉虽然在高丽如日中天,但是朝廷上下也并不完全是崔鸣吉的人,还有大量清流人士的存在,这些清流人士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特别是金尚宪,是个能臣也是个直臣,更是清流的首领。李倧最怕的就是这个消息被清流的人知道了之后他们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果然怕什么就来什么,现在景福宫外已经聚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