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齐云成版《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求订阅】(4/7)
先生脑袋上了,一摸不像,哪有长这么多毛的萝卜啊?
紧接嗷嗷一嗓子,马先生腾的就出去了。
等到半天没动静,左一瞧右一瞧,没人盯着这才踏实,自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吃,吃的时候还要防着人来,吃都吃不安生。”
“是啊!”栾芸萍扶着桌子搭一声。
“到后来才勉强好一点,下放的劲头过去,所有人也不管他们了。
也好在马先生腰不好,干不了重活,给了一个看粮食的任务,天天坐在那盯着。”
“等会儿吧。”到这里,栾芸萍终于打住了。
齐云成看向搭档,“怎么了?”
“看粮食,他们能放心?天天针对的。”
“当然放心了,因为要是偷,这是罪上加罪,不过晚上还是会有人去偷,但那是管事的偷,咱们不细说了,懂的都懂。”
一句话道出了那年头的细节,齐云成望着下面观众的笑容,赶紧掀开这个话题,“时间来到八十年代,相声得到了复苏,大批的演员纷纷走向了舞台。
然后从南到北四处走穴,有挣钱的有不挣钱的。
可这时候大多的演出是为了旅游团演出,落个有名无实,常年就几段相声说来说去。
这对相声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后来也提出来了,相声想要二次繁荣必须要回归到百姓,回归到剧场。
于是1996年,德芸社,也就是当初的燕京相声大会首先提出了这个理念,并在之后1998年天津于宝临先生也发起了相声大会。
时间持续到2003年,燕京其他的相声演员,也开始在剧场里说相声了。
在这点来说。
我师父郭得刚、我爷爷张闻顺、以及我师叔李京应该是这件事情的发起者!!”
说到这,观众以及直播的网友都挺体会到齐云成自身的骄傲,因为不管现在德芸社再怎么样被黑,这一点你怎么都无法磨灭。
栾芸萍在旁边更是肯定,可一转话锋,,“当时也是举步维艰。”
“没错,的确很困难,一帮人兜兜转转演出以及各种换剧场,每换一次都代表着德芸社从零开始干起。
甚至最开始就仨人干一相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