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飘逝的岁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章 措施(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215章措施

    李伟俊参加了第二天的乡村干部会议,回来对金勇说:“这回动辍有更好的办法了,用不着强制性,你不是说田乡长的朋友瞿贵田在白石岭下建了服装厂吗?田乡长和他说妥了,咱们学校为服装厂培养技术工人,那个瞿老板同意派技术员授课,还要送来一些设备建立培训基地。老板说了,只有在中学毕业经过培训才能进厂当工人。这样以来可能没有辍学问题了。”

    “这好哇,解决了学校老大难问题。田乡长真的了不起,他的朋友也够意思。”

    “现在各村的干部们都在动员辍学生返校,咱们老师今天下午早点下班回到村里统计一下返校学生数,明天早晨和这些学生一起到校。”

    辍学生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有五名男生在外地没回来,父母和他们通了电话,五名学生都在返程途中。另有七名女生在外地,其中有的父母不想让她们回来,甚至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有的虽然答应回来,却不打电话。金勇问了这些女生家附近的学生,得知这些家庭生活条件都不错,其中三家盖起了大瓦房,其原因就是女儿挣回来了大把的钞票,但没人知道女孩子在外干什么。李伟俊对金勇说道:“回来这么多学生,巩固率没问题了,这几个女生不回来就算了。”

    金勇摇摇头说:“我看哪,这七个女生必须让乡政府找回来,要不然总有一天乡政府得派人到她们去的当地派出所把人领回来,那时候不但丢脸还得搭钱。”金勇讲了参加培训班的时候,和陈浩宇几个人在站前吃完烧烤回招待所时遇到的那位妇女说的话,“她说的很明白,就是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我怀疑这七个女生是不是在外面也在做这种勾当。如果她们的父母知道女儿在外面干这种事儿,却看着拿回来的大把钞票默认了她们的行为,那就比他们的孩子更无耻。”

    乡政府采纳了金勇的建议,谷嘉到七个女生家里对她们的父母进行劝说,挑明了厉害关系,最终达到了目的,七个女生终于回来了。金勇再次到各班查点人数,看到所有的辍学生都回来上课了,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看书写字,这才松了一口气。

    晚上回到家里,凤芝说:“搞普九这么忙吗?我看别的老师不像你这么干哪,你是不是又把当班主任的劲头用上了?”

    “我整理档案是比别的人忙了一点儿,现在忙过劲了,就等着上面来检查了。金妍怎么还不来电话?”

    “来过了。她说在那挺好的,自己住一间小屋,电视、桌椅、梳妆台什么的都有,和三姑奶他们一起吃饭。现在能听明白简单的韩语,认识了很多韩国文字,已经在药店给三姑奶当下手了。”

    “那就妥了,咱们就不用再为她担心了。吃饭哪,我都饿了。”

    凤芝笑道:“我光顾着和你唠嗑,忘了吃饭的事儿。”

    晚饭后金勇打开电视机正在看节目,忽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话筒一听,原来是陈浩宇打来的电话,听他问道:“档案弄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有些细节还得加工一下。你怎么样?”

    “我把所有的表册都弄妥了,可是督学时景余说不行,缺少相应的补充材料。”

    “县里已经开始检查了吗?”

    “那倒没有。时景余的父母住在永安,他来看望老人的时候顺便到学校看了看档案。他说学生正常流动都得列表说明,转出的回执和转入的手续要贴纸上附在统计表后面备查,又说没有学生考勤记录。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正都是毛病,我看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老时是这方面的专家,挑不出来毛病就怪了,这是帮你呀,你偷着乐吧。校务日记里有学生考勤记录,这也得列表吗?”

    “那倒不用。俺们学校的校务日记只是记了一些事儿,没统计学生考勤做记录,这回都得补上了,一补三年,真是个麻烦。”

    “俺们学校的校务日记也没填全,多亏你打来电话,要不然我也得挨批评。他还挑了你什么毛病?”

    “他说多去了,说我弄的学生分年龄登记表没按班级顺序填写,也没写学生所在班级。最主要的是巩固率不达标,这就不该我的事了。你们学校的巩固率怎么样?辍学生能动员回来吗?”

    “现在辍学生基本上都返校了,巩固率没问题,能不能坚持下来可不好说。”

    “都返校了?你们怎么弄的?在俺们学校这是最头疼的事儿,乡村干部和老师下去好几次做动员,回来两天半又跑没影了,再去领回来还是一个样儿,能把人活活气死。”

    “俺们这里有个新成立的服装厂,老板和我们的田乡长是好朋友。经过协商,老板同意在学校建立技术工人培训基地,辍学生回来上半天文化课学半天服装裁剪技术,初中毕业就进厂上班。老板说了,以后工厂只招收经过培训合格的工人,进厂后直接上岗,挣高工资,培训期间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挣钱,不用花家里钱学习技术。厂方已经弄来了一些设备,在学校正忙着盖房子呢。你们也可以找个厂家合作呀。”

    “咳,俺们永安哪有什么像样的工厂啊,一个翻砂厂和一个水泥制品厂用的人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