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飘逝的岁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1章 县城会友(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181章县城会友

    金勇给马友德等人倒了酒,拿起了自己的酒杯,忽然想到这么多年呕心沥血历经辛苦打拼下来终于熬成了正果,不由得激动起来,手在发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时无话,陈孝宗对他说道:“今天是你的好日子,也是咱们大家的好日子,柳暗花明又一村,咱们不提往事向前看,前面是金光大道,越来越好走了。”

    梁坤:“要我看哪,现在的工人和农民差不多了,没多大的差别,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有能耐谁挣钱,谁挣了大钱谁就是大爷。”

    刘伟:“什么差不多?你最好到你下乡的地方看一看再说话。挣大钱发家致富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老百姓还没达到富裕的水平。好在老百姓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可是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最大成果,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保暖问题。”

    陈孝宗:“是啊,咱们国家达到现在的水平很不容易,要想赶上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像老话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希望在座的诸位都能保持咱们原来的本色,有些问题别出现在咱们身上。”

    梁坤:“我和金勇没事儿,他教书我炒菜做饭,能出什么问题?你们四个现在都当了官,可得加小心了。老百姓私下里嘀咕说什么人当了官家里的饭菜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碰,工资基本不用,这不可能说俺俩这样的人吧?”他说完哈哈大笑,又说道:“咱们别扯远了,还是喝酒吧。”

    金勇喝了酒放下杯子说道:“农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说明咱们国家发展进步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工农差别还是有的,农民看病、改善居住条件,这得需要很多钱,可是这钱不好挣。工人干活八小时,到月领工资,公费医疗,老有退休金,农民比不了,所以农民还是羡慕工人。双河那边石台峪矿山前的大河上有座水泥桥,以前凡是有月亮的晚上,十里八村的姑娘们结伴到桥上说笑喧闹,一直闹到半夜,目的就是想引起矿山年轻工人们的注意,从中物色自己如意郎君,据说只有五个漂亮的姑娘实现了愿望,想想那些大多数姑娘倒是怪可怜的。”

    梁坤:“那五个也不一定就嫁给了如意郎君。现在的姑娘可不一定愿意嫁给工人了,都朝有钱的使劲了。”

    陈孝宗:“我听说石台峪矿山下马了,这么大的矿山,修了铁路小火车还跑了几年,说下马就下马了,真不知道国家损失了多少钱。”

    金勇:“损失老大了。体制改革后前任矿长调走了,后来的王矿长上任就开始走下坡路,矿石卖不出去,工人开不出工资,八个坑口停了六个,小火车也不跑了。不死不活挺了三年后换了姓孙的矿长,这家伙胆大,说是为了给工人补发工资,把小火车连同铺设的铁轨以及相关设备全都卖了,据说这些东西值两个亿,他却以六千八百万的价格出手了。工人意见很大,上边派人来查,结果查出了大事儿,姓孙的受贿一百万,其他相关人员也都沾了腥,最后姓孙的和副矿长、财务科长都进了大牢,受贿的钱也没花着,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现在有个叫孔惠德的外地人承包了矿山,谁也没想到那些无人问津的矿石到了他手里立刻变成了抢手货,客户必须先交定金才能买到矿石,但是别人承包矿山肯定不行,低价也卖不出去。后来有人看出其中的奥秘了,姓孔的有个亲属是高官,正管着冶金行业,孔惠德拿在手里的就是石头客户们也得当矿石买回去,这让人看着有气也鼓不起来网兜,谁也不能说姓孔的犯法吧?再说了,孔惠德撑起了矿山,让大部分工人上岗,工资给的多,特别照顾年轻人,也算是功德一件。”

    梁坤:“你们四个再使点劲儿,把官做大一点儿,我也借个光发大财。”

    金勇:“咱们借他们的光已经不少了,你还想怎么样?来吧,我还得给你们倒杯酒。”

    刘伟对金勇说道:“俺们下乡的时候借了你的不少光,这你就不提了。这杯酒我来倒吧,我先敬你一杯。”

    吴瑞友:“对呀,那时候金勇挣钱多,他帮咱们度过了难关,这个情不能忘。”

    金勇:“要说帮人最多的是陈孝宗,可咱们却帮不了他什么忙。刘伟,你先给他倒酒。”

    陈孝宗:“咱们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谁帮谁都是应该的,这叫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来来来,都把自己的杯满上,一起干杯。”喝了酒他又说道:“石台峪矿山的窝案可是给咱们这里走上领导岗位的人敲了警钟,当了官千万不能贪财好色,这可是个无底洞。这个洞离当官的最近,而且诱惑力最大,很容易滑下去。翻开历史看一看,改朝换代基本上都是腐败的结果,假如咱们贪腐同样也得灰头土脸下台。中国的能人多得是,巴不得你下台他上位。所以呀,你想干得长远就得离那个无底洞远一点儿。”

    马友德:“陈孝宗说得对,咱们都得瞪大眼睛,可别掉洞里。咱们这些朋友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这样可以保持长久的友谊。”

    梁坤对金勇说:“他们四个贪财好色有条件,咱俩用不着担这个心。咱俩贪一杯酒吧,这不犯毛病。来,为你的转正干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