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再到冷塘
金勇匆匆赶到冷塘,把村长和会计找到凤龙家里打听村民出售米的数量,会计拿出记事本说:“都统计出来了,平盛村是二十五万八千八百斤,柳窝村是十九万九千三百斤,冷塘村十六万六千四百斤,一共是六十二万四千五百斤,还有几家正在加工水稻,我和他们商量好了,再卖一千五百斤,凑整数就是三百一十三吨。”
金勇笑了笑说:“村长,我说准备收二百吨,你一下子多出来一百多吨,这不是小数啊,我的老板能不能同意不好说了。”
“那怎么办?给村民退米呀?那就把这一百多吨平均分给三个村,冷塘可以多摊点儿。”
“这么做不合适,如果把这一百多吨分下去,村民不仅对你不满意,对我也有想法了。既然把话说出去了就得办到,不能失信于人,三百一十三吨都要了,明天收米准备发货吧。”
“不瞒你说呀,我统计完多出来一百多吨我确实很为难,村民急着卖米的心情我知道,可你就要二百吨,让谁少卖米很难说出口。金老师,你先给老板打电话问问,多收一百吨行不行?他说不行我就豁上老脸把这一百多吨退回去,不能难为你。”
“电话不能打,老板不同意就不好办了,等我回去再做解释。”
会计笑道:“你这是抗旨不尊,该当何罪呀?”
“我这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根据出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法是可以的。冷塘收米可以堆在粮台,其他两个村怎么办?是不是用村里的拖拉机都拉到粮台,集中在一起好管理呀。”5八一60
村长:“用不着,现在天寒地冻,汽车可以随便跑。平盛村和柳窝村之间有个军营里面有大库,大卡车都能开进去。以前是禁地,老百姓不能靠前,现在部队和装备都撤走成了空营,只有十多个军人值班。那里的房屋场地可以借用,说一声就行。我的意思就在军营里的大库收米,不仅省事还安全,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有大库当然好了,就按你说的办。张会计,我带的还是汇票,你看怎么办合适?是不是应该按各村拨款?”
“不用,拨到村委会就行了。银行的人还要跟着收贷款,什么都和上次一样。”
“村长,这回可是三百多吨,还能弄到麻袋吗?”
“弄麻袋没问题,我已经和粮库打招呼了,保证数量和质量。”
“还有件事儿,关于上次在冷塘收大米村里出了二十个义工,我的老板说这不行,公司的活不能让你们白干,给那二十人补助费,每人十元,你们两人各四十元。这次收米还得用人,按天每人十元,你们俩多十元,今天就开始计算。我的建议还用那二十人,再添两个也行。”
村长:“我的就不要了,会计和那二十个人一样就行了,也不用增加天数。”
“这个我可不敢抗旨不尊,因为我还得用人,用熟练工省事儿。我看你就别客气了,不要白不要。”
村长当夜召集人开会,第二天在军营收米,第三天边收边运米到车站,同时办理发运手续,仅用两天时间就收完了平盛村和柳窝村的米。
当晚回来的路上,村长邀请金勇和会计到他家喝酒,金勇说道:“你的酒就得留着自己喝吧。我岳母今天杀了鸡,让咱们三个吃鸡肉喝酒呢,都准备好了,走吧。”
“那好,今晚到你岳母家吃鸡肉,等收完村里的大米必须到我家喝酒。”
吃饭的时候,林振凡进了屋问金勇:“我听说你来两三天了,怎么不收冷塘的米?我家的米你可是答应要的,我一直给你留着呢。”
金勇笑道:“没等咋的先讹上我了,看来不收你的米还不行了。这两天你干什么了?怎么看不见你的影子?我以为你不想卖米了呢。”
村长:“林振凡现在学好了,和过去不一样。这几天他出去给村里联系卖草绳的事儿,看样子才回来。怎么样?有希望吗?”
林振凡摇摇头说道:“不行啊,我认识的那几个人都办不了这件事儿,他们所在的工厂也不用草绳子,找了一个用草绳的厂子打听了一下,人家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外人插不上手。”
“行啊,不管成不成你这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明天收咱们村的米,你早点把米送到粮台吧。上来喝一杯再回去睡觉。”
“我就不喝了,你们喝吧。明天干活算我一个行不行?”
村长看了一眼金勇说道:“行,你这把力气头够用。明天早晨六点,你和其他出工的一样都把自己家的大米先送到粮台堆起来,七点开始收各家各户的米,力争一上午收完米,下午三点乡政府的汽车就来拉米了。”
第二天早晨,林振凡没有把自己家的米送到粮台,而是不管收谁家的米,他都跑前忙后出了很多力,尽管天气冷他却流了一上午的汗。干到中午十二点他才回家拉米,很多人主动去帮他,这样一来,冷塘最后一家的米很快堆在了粮台。村长说道:“这几天大家干得不错,总算在预定的时间内把米收完了。咱们现在回家吃饭,多吃点儿,下午三点还得装车。”
会计:“天这么阴怕是要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