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林振凡
金勇和村长会记刚喝了两杯,小虎牙提着一瓶酒进了屋,他上前握住金勇的手说:“你好,金勇老师。我问会计谁来收大米他说是你,这可把我乐坏了,急忙跑来了。”
“来了就上炕,边吃边说。”
“我在家吃过了,就想和你说说话。”
“你客气什么呀,赶快上来吧。”金勇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大嫂给他送来了酒杯和筷子,小虎牙喝了一口酒说道:“你不是当老师吗怎么到这来收大米了?”
“我以前是民办教师,干不干都没多大意思。我有个朋友是粮贸公司的经理,他知道我的岳母家在吉林产稻区,非让我到这来买米,县官不如现管,我就是这么来的。”
“你来的正是时候。我家春天贷款买种子化肥,现在大米卖不出去,贷款瞪眼还不上了,你说急人不急人?老婆天天催我去找买主,我在这里土生土长认识谁呀?上哪去找买主?你这一来我就有救了。按村里规定我家能卖四千多斤大米,还贷款没问题了。”
“你没少种水田哪,能卖这么多的大米可不容易。”
“咳,在这个地方除了种水稻就是种水稻,没别的营生。你给的价可不低,够说了。我原来想着,银行催贷款逼急了我准备两毛五一斤卖米了,现在放心了,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来,我敬你一杯酒。”
“村长在这呢,你得先敬他。”
村长:“别说谁敬谁了,都把自己的杯子倒满,咱们一块喝。”
会计喝了酒说:“这酒喝是喝,可不能喝多。明天这些人个顶个都得到粮台干活,还得起早呢,别误了大事儿。”
金勇:“村长,我听你的广播了,二十个人当中怎么没有你和会计?”
“我和会计做这个是分内的事儿,其他二十个人村里得给工钱。”
“我看你们二位操心最多,最辛苦,我给你们每人每天十元补助,这和村委会以及村民都没有关系,虽然不多不收不行,这是我一点心意。”
“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我们俩真的不能收你的钱。原因很简单,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这是收好处费,这对俺俩甚至对你都会有坏影响。”
金勇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在理,我还没想这么多。我听说村里有规定,谁能为村里卖出去一万斤大米就奖励十元钱,有这规定吗?”“规定是没有,可我说过这话。我原打算谁家卖大米就出这份钱,平均摊,挤出一点做奖金。我在村民会上说这话大伙没意见。现在全村人都卖大米,要是凑份子做奖金就得奖给你,可你是买主,又把米价抬这么高还能要奖金吗?”
“我以为村里有钱做奖金呢,原来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收大米的通知是广播出去了,可是没统计各户有没有足数的大米,假如明天收不齐可就要耽误事了。”
“这你可以放心,村里加工厂有各家各户加工大米的记录,合计是三十八万斤,到现在全村卖出去的大米一共是六千斤多一点儿,足够咱们收的。可怜他们急着用钱都没卖上三毛钱一斤,你再早来半个月就好了。”
村长又问会计:“承包户多卖米的通知到了吗?”
“我挨个告诉了,家家都乐坏了。老柳头很高兴,他家的稻子堆成了山,一斤也没卖出去愁坏了。”
“他能不愁嘛,包了这么多年涝洼地,年年不得利。今年风调雨顺光照足,让他们家掏了一把,没想到大米又卖不出去了,你说愁人不愁人?这回好了,盼星星盼月亮却把金勇老师盼来了,给他解决了大问题。”
会计:“他家要卖的大米还很多,问题还是有的,慢慢来吧。凤龙,明早你家要把六千斤大米送到粮台,你准备好了吗?”
“不就是三十麻袋大米嘛,当然准备好了。我准备用赵宝崇的四轮拖拉机把大米送到粮台。”
小虎牙:“全村的米大部分都是要用老赵家的车拉到粮台了,老赵说给他点油钱就行。一户收两块钱不多,老柳家要给他十元呢。”村长:“不管怎样,能把大米送到粮台就行了。明天咱们都要起大早,喝完这杯就散局吧,都回去做准备。”
清晨,金勇和村长等人来到粮台,没想到有十多户人家已经把大米送来了。村长急忙给二十个人分了工然后说道:“我再强调一遍,一定要把住质量关,还要足斤足两,要把最好的大米卖给金勇老师,咱们要对得起他给的价钱。开始吧。”
在这寒冷的早晨,金勇和冷塘村的人们收大米检质过秤,缝麻袋口堆垛,很多村民自愿帮忙热火朝天干了起来,一直干到中午十二点半,装满大米的一千条麻袋整齐地堆在粮台。大家准备回家吃饭时,一个三十来岁高个黑脸的人走过来对村长说:“我说村长,老柳家怎么能卖那么多的大米?这合理吗?”
“他家有承包地,多卖点大米有什么不合理?”
“当然不合理了,承包那么一大片地才交了几个钱?占了多大的便宜?轮到卖大米还占便宜,好事怎么都让他家摊上了?”
“林振凡,你用点脑子好不好?老柳家承包地多少年没收成,可是一直在交承包费。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