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插秧
按照常规插秧方式手快的两人一组在前面扯线打趟,就是按行距拉两条线留一行插一行。使用的拉线两头拴在木棍上,木棍的长度等于两行的间距,两人各自用木棍量一下扯直线插在地里就可以顺线插秧,两人一来一往挪动线绳打趟。插秧手法慢一点的人就在后面把秧苗插在打线人留下的空间,但要把握好行距和株距。关玉燕对金勇、马友德说道:“我和杜兰芳打趟,你们俩瞅着俺俩插秧的手,一会儿回头再教你们。”
赵队长没说错,关玉燕、杜兰芳确实是一等一的插秧高手,两人配合默契,两条线绳上下翻飞,一阵功夫就把其他打趟的人甩在后面,打出去十多趟之后回来插空儿。关玉燕对金勇说道:“赵队长可说了,你们俩是俺俩的徒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个‘父’当不了,姑姑还是当得了的,以后不用叫师父,叫师姑就行了。”
金勇笑道:“关玉燕,你还嘚瑟是不是?你的处分没解除呢,还是小心点吧。”
杜兰芳:“哎呀,别人看着咱们呢,可别扯皮子打嘴仗了,赶快插秧。”
关玉燕:“咱俩得一人带一个,你喜欢哪个?”
“什么喜欢哪个,咱们划拳,赢了的带金勇,输的带马友德。来吧,石头、剪子、布!”
关玉燕出的是拳头,杜兰芳是巴掌,金勇成了杜兰芳的“徒弟”。杜兰芳拿起一把苗说:“插秧的快慢关键是左手分苗,分出来的株数要符合标准,一般捻出来五、六棵就行了。右手拿苗时用三个手指,插秧用两个手指把苗插在土里。不能插深了,那样缓苗慢,影响生长。右手的拇指参与分苗但不能插苗,如果苗在三个手指中间入土很快就会漂上来,原因是没贴靠泥土。来,你试一试。”
杜兰芳看着金勇插了几撮苗之后又说:“两只手要靠近一些,这样可以提高速度。插空儿的时候两只脚要走在一条线上,这样不伤打趟的苗,还有利于把握行距。学插秧开始的时候要注重环节不要着急,熟练以后再做加快速度的练习。”
杜兰芳手把手耐心地教金勇分苗、插秧,这让金勇对她有了感激之情。杜兰芳纠正他分苗出现的错误时握着他的手指说:“你这手指怎么了?指节这么粗?我听说有一种大骨节病,你应该去检查一下。”
金勇笑道:“这不是病,是我打拳练的。”
“打拳?我的天,这疼不疼啊?遭那个罪干什么呀?”
“这是为了锻炼身体和保护自己不受欺负才练的。开始练的时候是疼一点儿,后来没有感觉了。”
“保护自己”杜兰芳看着金勇念叨一句,金勇抬头看了她一眼,忽然感到脸上发烧不自在,赶快弯下腰插秧。杜兰芳一边插秧一边小声问道:“你怎么了?我看你脸色变了。”
“我不知道”
“我知道,因为我是女的。可我是你姐姐,只能是姐弟之情。”
“我明白,我的好姐姐。”
“我有什么好?”
“你美丽善良,遇事不慌有自己的见解,主要是你守口如瓶从不乱讲话。杜姐,我会保护你的。”
“你拿什么保护我?”
金勇的眼睛眯成一道缝儿,只说了两个字:“拳头。”
杜兰芳轻轻摇了摇头,低头插秧没说话。那边的关玉燕教的也十分认真,马友德也是同样的用心。金勇、马友德学了两个小时基本掌握了插秧的要领,接着就是研究如何提高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超过“师父”。杜兰芳、关玉燕尽管带着“徒弟”,但她们打趟还是遥遥领先,运苗的人不得不首先把她俩前面的地块撒上苗。聂文林领着三十多名军人来到地里,他们脱掉鞋袜挽起裤腿下田插秧,其中大部分人的插秧速度令金勇羡慕不已。杜兰芳、关玉燕打趟速度快,留下插空的面积大,八个军人到这里给金勇、马友德作伴,其中六人是快手,他们插三个来回的时候,金勇第二个来回还没结束。旁边高大帅气的军人对他说道:“看来你是个新手,俺俩差不多。别着急慢慢来,越着急越累。”
“我今天是头一次插秧,”金勇指了指杜兰芳,“这还是今天早晨跟杜姐现学的。”
“是你的姐姐?”军人仔细看了看杜兰芳又说道:“你们姐弟长得都漂亮。”
“你更漂亮。我们不是亲姐弟,我叫金勇,是朝鲜族。她叫杜兰芳,是汉族人,你可别弄错了。”
“她叫杜兰芳你今年多大了?咱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吗?”
“我十八了。”金勇挺了挺腰杆多说了一岁。
“我叫窦建国,二十五岁,马上要退伍了。家在鞍山,父亲是钢铁厂的工人,母亲是小学教师。你姐多大了?”
“她可能是二十二。哎,你的姓不错呀,紧跟形势了。”
窦建国笑道:“你说的是战斗的‘斗’,我的姓是穴字头下面加个‘卖’字。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会写写个‘窦’,不会写写一大溜儿。”
“我还头一回听说有姓这个‘窦’的。你家在鞍山,听说那是钢都,可我一回也没去过。”
“有机会你们姐弟俩到鞍山来玩吧,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