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不能持续扩大生产规模。
如果要进行技术改造或扩大生产规模,就必须依赖财政拔款,因为财政困难,企业需要的技术改造或扩大生产规模资金。
很难得到财政的批准。
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很不容易。
因此几十年对紧缺商品,采取凭票供应,以抑制消费需求,当然,低工资低消费,也注定消费规模很有限,这样也就难以形成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就是需求推动。
这也就造成建国几十年。
工业化程度很有限,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赵卫东觉得在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后,就应当逐步提高社会的工资水平。
这样也就能够培养国民,更大的消费能力。
当然在提高消费的同时。
还应当提高企业产品的利润率,这样企业就可以积累更多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消费增长的需求,也只有国民消费越多的产品,国家得到的利润就越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才能快速提高。
其实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远高于发展我国家,并不是他们想少赚钱,想多给工人工资。
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全世界兴起了,如火如荼的民族独立运动。
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不断要求独立,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只能无可奈何的放下手中的肥肉了,他们再也不可能象过去那样,肆无忌惮的掠夺这些殖民地了。
也就不得不把眼光转向国内。
通过提升国内消费,来消化大量的过剩的工业品,因此也就开始逐步提高国内工人工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以提高国内的消费水平。
使得多数发达国家,都把眼光看向国内。
积极培育国内的消费群体,在六十年代前,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殖民地,他们可以把过剩的工业品,倾销到这些殖民地中去,因此也就不会考虑给工人更高的工资。
而从六十年代开始,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多数的殖民地半殪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发达国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