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就绝对是非同凡响,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戴霄贤心想,赵卫东如果从事专业研究,那么最终的成就只能多一些研究成果而已。
其实我们国家是缺专家吗?完全不缺。
就像自己掌管的大学里,不知道还有多少的课题,是因为经费没有而无法进行研究。
我国缺的不是专业人才,而是管理经济的人才!
戴霄贤觉得象赵卫东这样的人才,用在管理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对国家的贡献会更大。
如果要管理经济管理社会,那就要走仕途,戴霄贤知道要走仕途,就必需要有一些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在仕途上走得更好,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个难得人才的作用,戴霄贤觉得有必要,为赵卫东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时,戴霄贤突然想到。
原来赵卫东也有意,走从政之路,而不是走专业之路。
看来自己还是想对了,他马上联想到了赵卫东要求入党的事,也是肯定也是卫东同学想从政的一个信号。
因为多数的专家,很多都没有加入党组织。
他们中很多人都加入其他党派组织,因此要想从政,肯定是必须加入党组织,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如果未来是想走专业道路的人,就一心都在钻研专业知识,不想很多事务干扰,所以多数入党的要求不是很迫切。
既然如此,戴霄贤心想,那自己就助他一臂之力。
“卫东同学,我还有个想法。”
“你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学习又好,各方面能力又强,我想让你抽一些时间,帮助学校做一些共青团的工作,你看怎么样?”
戴霄贤非常和蔼的征求意见道。
赵卫东听到戴霄贤校长的话,不禁呆了一下,这那里是帮助学校,这完全是在帮自己。
他非常了解体制内的情况,如果在学校期间,就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对于未来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就会高了不少,本来赵卫东也想拿下一个博士学位,对于未来发展能有不少的助力。
如果能再有行政职务那就更好了。
虽然很想得到这个位子,但也不能让戴霄贤校长,觉得迫不及待的印象,因此赵卫东婉转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