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0章 第0300章消费强国(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东盟各国创办的中小企业,企业主为华人的占856%,其余只占144%,小微企业华人占70%,其余的只有30%。

    由此可见,华夏民族还是很有做生意的基因的。

    如此优惠的扶持政策,可以说自己根本不花钱,在五年内就能赚到一个工厂,成为名符其实的企业主。

    在这种条件下,创业的门槛极低。

    吸引了极大的一批人,投入创业的热朝中去,由于大批企业的兴办,也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因为工厂工人的收入高,在广大农村从事农业、种植业的人员,也大批流向大中小城市。

    也就加快了东盟各国的城市化进程。

    随着大量小微企业的兴办,也就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为了招到工人,很多的工厂也就采取了,提高工资的办法进行招工。

    因此,工人就业的工资也在稳步提高。

    也确实,由于投资兴业主要是依靠贷款,但在创办的五年内没有任何的利息支出,工厂征地也没有占用任何成本,企业营利能力强,也就能够给工人发出更高工资。

    工人的工资提高,又能进一步提高社会购买力。

    工厂生产的产品,也不会因为社会购买力不足,而需要减少产量,降低销售价格。

    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工人劳动工资逐年提高,社会购买能力逐年增加,工厂生产规模逐年增长,营利水平也逐年提高,为工人工资逐年提高提供保障。

    工业化初期也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当产品供过于求时,就必需加入产品出口的力度,避免出现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造成过剩危机。

    对经济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当然,在给予扶持政策的同时,东盟各国政府也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对不能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企业主,终身不得享受政府的所有优惠政策,并依法严惩。

    通过严厉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商业道德,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也就能大幅降低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

    这种方式不管对政府公务人员、对商人、对每一个国民都是如此。

    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