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降的金价发挥了巨大作用。
事实证明金价确实与通胀率无关。
1981年,米国通胀率上升89,当年金价却大跌32;1986年通胀率跌至11。
可当年金价却上升19。
1990年5月24日,市场出现187吨(每吨为二万七千盎司)黄金的沽盘,是米国清盘官将最近申请破产的,储贷银行及财务公司,所持黄金集中推出套现,导致金价大跌,推低了金价低至360米元。
在1990年7月12日时。
1989年新产黄金,再加上旧金翻碎金整合,也就是将那些金铸成金条等来源,当年黄金总供应量为2723吨。
因此在需求方面。
首饰用去138吨,电子业用了138吨,金币消耗量123吨,其他(主要为实金持有者)购进了651吨,首饰金的需求占了黄金总供应量的67,而且1989年的首饰用黄金较多。
比1988年的约1500吨增长了23。
尽管如此,金价仍是不振。
1988年,各国央行买卖黄金,出现净购额285吨,1989年则为净卖额255吨,由于冷战式微,黄金作为政治保险效用也消失了。
无利息还得付仓租的黄金,恐非精明的投资人所选。
1990年9月5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价从370米元反弹至417米元,又往下打回383米元,由于米国财赤日趋严重,米元汇价摇摇欲坠和全球信贷危机呼之欲出,金价长期看好。
有向500米元的“颈线”靠拢的趋势。
因为一旦升至500米元。
最低升幅可令金价上见700米元,中间数为850米元,最高可见1000米元,1991年1月12日,此时是“现金为王”的时代。
这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现金是垃圾”,简直天壤之别。
现在的黄金已成为“一沉百踩”的商品。
但金价仍有可能凌厉反弹,1991年6月13日,金银一齐上升,却有不同的理由,盎司白银价在3月曾跌至4米元以下,不及其最高价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大家以为白银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