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意见,黎笋就是靠在越南南方搞武装斗争起家的。
他在南方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1953年黎笋调到越南北方工作,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胡志明派他去南方视察。
他主动请求留在南方搞武装斗争。
后来的越南南方局的部份人士,就以黎笋为首成了亲苏派主力,成员包括文进勇、朱辉珉、黎仲迅等人,还有一部分人也是,由于对国内的不满意,加入到黎笋的队伍中。
成为亲苏反华派队员。
这些包括:武志公、范雄、陈国环、素友、春水、黄松、阮基石等人。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病逝,黎笋正式上台,他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个重要岗位上,并对“亲华”派实行打击排挤。
越共亲华派主力军。
基本上由早年在国内活动,受国内文化影响较深,对国内有深情的人组成,还有一部分虽然不是在国内活动,但倾慕国内的革命事业,敬佩国内的一批德高望重的革命家。
有意或无意接受国内的,革命理论及军事理论。
这些人后来也成了亲华派,第一类亲华派由胡志明领班,成员包括阮良阴、黄文欢、洪水以及后加入的武元甲等人。
第二类亲华派由长征领班。
成员包括阮志清、朱文晋、黄文泰、阮文灵等人。
最大的亲华派当然是胡志明,胡志明亲华,决定于他的家庭背景与人生历程,他出生于儒家,父亲是穷秀才,胡志明自小就写得一手好汉字,通习我国诗词,他本人也喜欢呤诗。
在他被国民党关押的那段时期。
写了不少诗,后辑录成《狱中诗抄》,其中有几首还颇有韵味的:“铁绳硬替麻绳软,步步丁当环珮声。虽是嫌疑间谍犯,仪容都像旧公卿。\"
胡志明对国内同仁很有深情。
并时时把这深情倾注于他的诗中,1953年,胡志明去探视在越北战场前线的韦国清,结果韦国清不在,胡志明怅怅而回。
第二天他派人给韦国清送去了一首诗:
“百里寻君未遇君,马蹄踏碎岭头云。归来偶过山梅树,每朵黄花一点春。”胡志明对汉文之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