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踏,没有任何保障,印尼社会稍有风吹草动,印尼华人便首当其冲,成为印度尼西亚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牺牲品,成为印度尼西亚极端民族主义者发泄不满情绪的替罪羊。
可以说,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命运史上,充满着血泪斑斑的苦难。
印度尼西亚国内的反华势力由来已久。
早在1911年,印度尼西亚“□□教同盟”成立伊始,就公开宣布要改善原住民商人的地位,反对华商,倭国侵略印尼时,蓄意挑拔原住民与华侨之间的种族仇恨。
放纵印尼人大肆抢劫与杀害华侨。
使两族之间关系更加恶化,敌意更深。
1945年到1950年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印尼人反华情绪不断高涨,不少华侨遭到抢掠屠杀,独立后,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印度尼西亚民族政治家视华侨经济力量为“殖民时代的残余”,更以振兴民族经济为由,以激进立法的形式。
从各方面对华侨进行全面的限制和排斥。
在苏加诺时代;印尼政府出台的限制、排斥华侨经济的法案达30个左右,对华商经营的国内贸易、进口企业、汽车商行、碾米业、木材业等加以限制和监督。
并禁止华侨在乡村从事零售业。
特别是苏加诺政府于1959年颁布的第10号总统令,明令从1960年起禁止华侨在印度尼西亚县级以下地区经商。
这道法令被印尼某些地区的军事掌权者,发展为不准华侨在县级以下地区居住,结果造成印度尼西亚50多万华侨失去生计。
有的甚至流离失所,10多万华侨遭遣返。
1965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亚,爆发的“九·三o”事件中,印尼□□军人集团在消灭印尼的同时,也对无辜的印尼华侨华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屠戮,苏哈托政府上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