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第0055章社会实践(4/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都是利用冬季农闲时间。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真是人多力量大。

    通过两年的冬季农闲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在所有平原地方田地的,农田基本建设,所有的田都改造成,十亩左右一丘的长方形大田,还建了一条的机耕道,在机耕道的两边都是灌溉水渠,保证所有的大田都能旱涝保收。

    所有改造出来的大田。

    都非常合适机械化耕作,此时国家也有大量的,各种农业机械化设备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原来田地都是牛耕手挖的。

    很快都被拖拉机取代。

    有的发展快的大队,基本上用机耕代替了牛耕,除了少数山垅田,机械上不去的地方,才用牛耕人挖,当然也有些大队进度慢些,但很明显到了几乎所有的大队,都购买了农业机械。

    只是机械化的程度高低而已。

    就是赵卫东在河西公社的十年,也看到河西的重大变化,早期社员种田,都是人工牛力,收获的时候打谷子的工具。

    是极为原始用了几千年的谷房。

    就是用一个大大木桶,围着一个半圆的竹席。

    里面还放着一个小木架,象小楼梯的样子,社员抓起一大把的水稻,就重重的打到木架上,稻穗上的稻谷就被打了下来,就那么费劲的打谷子,很快就用上了半自动化的打谷机,花费的力气少了很多,效率也大幅提高。

    至于耕田的变化就更大了。

    小时候都是人力牛力耕田,上高中的时候已经很少看到,用人力牛力耕田了,只是在山垅田上有看到。

    就是插秧也有一些半机械化的出现了……

    赵卫东回到家里后。

    家里本来就有自行车,也不需要怎么准备,自己家里就有自行车,叶倩茹家里也有自行车,都不需要准备,到了第二天上午八点,全部同学都准时到了,有七个同学带自行车,有自己的,也有的是向人借的。

    防疫站也准备了一部拖拉机。

    全班同学总共42人,因为每部自行车只能坐两个人,用确定自行车的小组20人,用拖拉机小组22人。

    只是自行车组,还差了三辆自行车。

    就由防疫站,去借三辆自行车来。

    很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