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第044章落后挨打(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个大本钟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

    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

    只要一到夜晚,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浮在夜空中,据说从对岸观望会更加的壮观。

    大本钟有四个钟面。

    每个钟面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

    透过玻璃,时针和分针清晰可见,大笨钟是我们国家的人,给大本钟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叫做“大笨钟”。

    大本钟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在以伦敦为背景的电影中,几乎无一例外会出现大本钟的身影,电影《第三十九级台阶》中,男主角用双手吊在大本钟的时针上。

    跟制造爆炸的歹徒。

    做着殊死搏斗,分针每走一秒,都让人心惊胆战,当然不管如何的惊险,最后都是正义战胜邪恶。

    负责大本钟,钟塔建设工程的人。

    叫做本杰明·霍尔。

    后来人们便以他名字的爱称,尊称这座时钟塔楼为“大本钟”,最初这个名字只是赋予,塔中那座13吨重的大钟。

    如今却已成为整个塔楼的名字了,建造之初,英国皇家天文馆就要求大钟,每个钟点的第一响,准确到误差不超出一秒钟,对于这个带着笨重的机械敲击装置,指针暴露在风吹雨打之中的巨钟来说。

    这个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

    不过,最终大本钟还是,按照要求建造完毕,并且表现良好,仿照剑桥的大圣玛丽教堂。

    每个准点敲响的钟声。

    配合了如下的词句:“愿这个钟头的分分秒秒,上帝导我前行,以主之能,佑吾民平安。”

    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5吨,但四个钟面的面积,只有两平方米左右,大本钟从1859年,就开始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

    至今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

    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