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第69章(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丰谷一路走一路给他们讲着冬麦田里的情况“冬日那些冻坏了的按老爷吩咐,

    能吃的便收回来,不能要的就留在地里。

    地化冻后,便将那些冻烂的叶子都压进泥里沤成肥,春耕时这些肥就能用上。”

    绍荣满意地点头“只有那亩套种的未动过。开春后虽然油菜没活几株,可喜的是冬麦返青了。”

    说话间就来到了地头。一片土地上那一片绿色实在显眼。

    这里从未种过冬麦,李丰谷也是摸索着来。“大人,这冬麦要知道收成怎么样还得再等个把月。”

    绍荣心道,过段时间麦子抽穗了,能产多少就能估个差不离。“佘公子,可还有要问的?”

    佘芸看着麦田内心激动。她父亲长兄都在军中任职,想要兵强马壮,当然需要大量的粮食。

    可陇县百姓一年就有那么多出息。他们佘家为人正直,治军严整不许盘剥百姓。

    每年征收的粮食也只得全军糊口。若是行军打仗耗费的粮食只会更多。

    若冯县令真将这冬麦种出了。即使收成少些,汇集全县数量也很可观。

    “冯大人,等到这地里麦子要收时,可得邀我来一享盛举啊。”

    绍荣知道粮食多收对佘家意味着什么,自是不会驳她面子。

    “绍荣承蒙佘公子多次相助,还未曾谢过。等到收麦时正好请佘公子一起尝尝新收的麦子。”

    佘芸喜笑颜开地应了邀约。一亩地也看不了多久,谢绝了李丰谷的留饭,四人又驾车回到县城。

    “公子回来啦?”敬叔看着小姐从县令的马车上下来,连忙迎上去。

    县令掀起帘子和敬叔招呼一声就离去了。敬叔一脸纠结地看着佘芸。

    “您老别想得太多,我饭还没吃呢。让灶上给我下碗面。”

    刚才在车上那冯绍荣不知抽的什么疯,说到新收的麦子,就开始一串串得往外吐出十八种做法。本就到了饭点,佘芸给他说的口水都咽干了。

    敬叔无奈地去给她叫面,小姐到底知不知道她一路都和个孤男在一个车厢里?万一给人传出些风言风语,老夫人肯定又要罚她了。

    佘芸不管敬叔有多烦恼,她回房先写了封信给爹。她自小就粘着爹爹,只要爹一回来就跟在他身后。

    为了与经常不在家的父亲能多联系,便跟着哥哥们一起读了书。

    为了能像爹一样英勇杀敌,又逼着哥哥教她功夫。

    自打上次她在军中被发现,爹爹训斥了她一番。她才知道,爹不喜她学武,只希望她能好好呆在家中。

    佘芸摇摇头,静下心来,将这段时间的事写下。“小姐,面好了。”敬叔端着托盘来到门外。

    佘芸将门打开“小姐,你身边没人可不行啊。总不能每次都让我这把老骨头跑腿吧。要不我还是让老夫人给你安排个丫头。”

    佘芸不耐地说着“不要,我不喜欢有人跟着。”敬叔叹了口气,欠了这个小祖宗的。

    这么大姑娘了到现在也没个人家,以后可怎么办哦。

    “这封信你找个人送到爹那里。”敬叔接过信一步一叹地走了。

    佘芸皱眉看着他走远,天天叹气,好似不叹气就办不成事似的。这个敬叔越来越婆妈了。

    佘芸低头一看,唉呀,面都要砣了。一转身回房吃将起来。“还是找个丫头吧,再不找敬叔就要叹断气了。”佘芸摇了摇头。

    陇县与渭源寨不算远,第二天一早这封信便放在了佘将军的案头。

    佘洪德听闻女儿有信送来,以为家中什么急事,打开信后才知家中安好。

    不过这信却是让佘将军心情舒畅。陇县令冯绍荣能想办法增粮,对通远军可谓一大助力。

    若是如信所说能做出御寒之物。佘洪德自信不仅能将渭源守得好好的,还能进一步将西狄再往北逐。

    夺回失地,打通去往约昌城的道路。恢复昔日丝绸之路,到时秦凤路必会繁荣。

    想到此处不由白案叫好“父亲什么事这么开心?”佘克守笑着走进来,他听说小妹来信,前来询问家中祖母和弟弟小妹是否安好。

    才到父亲门外便听到叫好声,想来家是应是无恙。“大郎来得好,你也看看芸丫信。”

    佘克守接过信,不消一会便知道父亲所喜何来。“恭喜爹有此助力,当能得偿所愿。”

    佘家与西狄既有国仇又有家恨,自然想将之灭掉。可恨西狄与东戎常有勾结,想一举灭掉哪那么容易,倒是先将陇右收复,再图其他。

    “这事还未定论,等今年秋天便能知晓。”佘将军看着信纸想到,只希望冯绍荣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回过神来他对长子说道“你也有段时日没有写信回去了,等会写封信给你祖母问安。

    若冯县令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请她老人家斟酌着办。还有…芸儿的婚事。”

    佘克守看他爹犹豫的样子,就知道爹心节所在。爹自是疼爱芸儿的,可每次见到她又会想起母亲。

    再加上聚少离多,爹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她相处。如今记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