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第66章(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他这话一出,便如热油进了水,在座的都不淡定了。

    陇县中就没人不知道白叠布的,这是高昌作为贡品进贡给大周的珍品。

    虽都见过,布偶尔也买过,可实际用什么做的谁也不知道。

    白叠布卖价虽不如丝绸,可普通人也是想都不敢想的,更别提什么做棉衣棉被。

    “这些被机子轧出的籽,便是棉花的种子。我请诸位来,便是想将这些种子发与诸位来种。”

    “冯县令,在下有一事不明。”一直没说话的牛大富问道“既此物如此好,何不让百姓都种?”

    佘芸听了他的话偷偷翻了一个白眼。正巧被绍荣看见,他愣了一下,嘴角翘起刚想笑。看了下大家都盯着他,只得咳一声忍住。

    “牛掌柜所言极是,只是我这些棉花是花高价得来的,数量不多不够分的。

    再者百姓们最缺的还是粮食,若让他们种植棉花,实在不妥。

    不过以后若是冬种的事有了效果,棉籽又足够,当然会让百姓种植。”

    其实牛大富问出时,也有些明白了。绍荣找他们这些富绅,就是因为他们有的有钱有的有地。不用担心种了棉花后没有饭吃。

    “大□□拳为民之心,在下深感佩服,自是会顶力相助。不知种这棉花有什么章程?”何武问出大家的心声。

    既然都愿意种那就好办。“大家能助在下,冯某自是要给大家一个交待。

    我这里的棉籽最少可以种二十亩,具体还要经过筛种后才能得知。

    各位考虑一下可以种多少,棉花在谷雨前后才种植,这段时间我会先筛选种子。”

    “不用想了,我种十亩。”佘芸一挥手就要去一半,何武瞪她一眼“我们二家一起种十二亩。”好吧,佘芸耸耸肩。

    “大人,小人家种五亩”朱贵想了想说道,牛大富松了一口气“剩下的三亩,就留给小人吧。”

    绍荣看他们爽快也很高兴。“既然如此,便与诸位定个契约,逸明”阚逸明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份契书。

    书上所说便是给各位发的棉种数量,以及种完后要全数卖给县衙。

    “大人,这要全卖给县衙吗?”朱贵小心地问道。

    绍荣点点头“这些棉籽待育好苗后再发给诸位。既是免费的,当然要全数收回。

    等将棉籽取出,我还要留种好在陇县推广。

    当然,各位将棉花卖给衙门,肯定不会让大家白忙活。

    若是诸位还想种可以继续和县衙买种。”

    “冯大人,怎么确定这每亩能收多少棉花?”佘芸问道。

    “这得看每亩地棉铃的数量,大概就能估算出。”绍荣对此也不能保证每亩收的棉花数量一样,说是全卖给县衙,也只能靠大家自觉。

    “不是不让大家自己留着,棉花收上后还要再加工才能用。

    如今这轧棉机还没几台,你们留着还不如卖给县衙,再买种回去种。

    等到日后机子做出了,卖与不卖就请自便。”

    大家想想也是,种子肯定比棉花便宜,这一反一复就有赚头。这可比以前被叫来捐钱捐物来得划算。

    呵呵,绍荣若知道肯定要讲,日子还长着呢。等签了契书,绍荣便将之前写好的,棉花种植管理事项交给他们。几位带着种子,揣着契书便要告辞。

    等人都走完,阚逸明才禀告绍荣“老爷,棉籽已经都分拣好了。

    全部有五斗多,按照这么多数量能种十亩地就差不多了。

    到时咱们怎么给他们分出二十亩的棉花种?”

    绍荣喝着茶,闭了会眼,刚才喝的多了些。“我让你找人烧的陶盆怎么样了?”

    阚逸明前几日被绍荣叫去,让他去找人给烧些粗陶盆,口径和他们吃饭用的碗差不多,深度要有一拃。

    “昨个就来信说已经出窑了,因要的都是粗陶烧得较快,这几日就能送来一千个。”

    “木架打好没?”“打好了,按照老爷的要求已经打了十来个。”木架不难打,对木料又没要求,一个木匠一天就能打个四五架。

    绍荣闻言轻点着头“你找李丰谷,让他拖些土来。算了”突然想到育种这事,放在县衙里根本不行,酒喝多了头脑都不清了。

    “你找牙保给我找个庄子,李丰谷也让他来一趟。把这些不能用的棉籽让他带回去捣碎了,再拌上肥放进大缸里。哦,对了,给他送几个大缸。”

    将事情安排完了,他便回去休息了。原以为自己酒量不错,来到这秦州才发现原来自己还得练。

    “爹,我不想去,我走了咱家的地咋办?”李丰谷伸手就给自己大儿子一巴掌“你个半眼汉,食送到你面前的都不晓得吃。”

    李大壮被他爹骂的不敢还口“县令老爷给个庄子让你管,你还不去?”“我去,就是不放心家里,马上就要春耕了。”

    李丰谷瞪他一眼“家里还要你担心?你弟不是能帮我吗?咱家里还有牛,那没牛的都咋办?”

    “那爹我去了”李丰谷看大儿子那蔫不唧唧的样子,再想一想人县太爷也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