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及时,再过二天我就要回延陵去了。老师你知道吗?我探完亲后,就要去知陇西县。”
白讙钰当然知道“我是被皇上招回京,任职参知政事”绍荣听得了不同为老师开心“南方虽好,可能回到熟悉的地方生活,我外放出去也能放心些。”
白谨钰看他如此惦记自己,脸色好了几分“你一路西去,那一带途中不甚安宁,等你探亲回京后,从我这里带几个家人护卫一起上路。”
绍荣从江南探亲后,需要再回到京城,然后再向去秦凤路的官道。
虽然老师是一片好心,可这话听的好像他要去西天似的。“果然师徒如父子,有老师为我安排人手,我去赴任肯定能平安顺利。”
白谨钰想到弟子还要再回京城也没有太多愁绪,将朝中的一些变动与他讲了一番。
“郑敏玮被调至秦州任知州,你在他治下做事,尽可施展,若是有人阻拦,就传信于我。”哈哈,有人撑腰就是好啊。
冯绍荣算了一下时间,回乡后还要赴任,时间紧巴巴的,便决定早些启程。
“驾!”三驾马车排成一列,在延陵的官道上走着。“姐夫,一会我和小叔直接从镇外的路回村,就不进镇了。”离开家大半年,绍荣早就归心似箭。
林语枫笑谑道“是要早点回家,上次岳母说要帮你相看,就等你到家定下了。”
绍荣可不是个脸皮薄的“好说,我若是定亲的了,姐夫可要给我包份重礼。”
“咱家绍芝管帐,你把你姐哄开心了,自会有你好处。”几人说笑间,便在夹江镇外暂别。
“娘,外面怎么这么热闹?”大妮娘听着外面的喧闹声,好奇地问着匆忙进门的婆母。
“快,快把家里前兰花给我带的点心拿出来。还有扯的布也抱出来。”
大妮娘帮着将东西都从婆母的房里搬出“娘,到底怎么啦?搬这些东西干啥。”
只见婆母一拍腿,唉哟一声“你还傻站着干啥,快去找你男人回来和我一起送礼去。
我告诉你隔壁谢氏她么儿,就是永康考上进士回来了,人要做大官司啦。我滴个亲娘来,幸好我眼利。”
不枉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围着谢氏转悠。这冯家得道了,他们这些左右的鸡犬也能跟着升升。
“诶,别挤了”冯家老宅外面站着一圈又一圈的乡邻。绍荣跟着永康一起回来,不好直接回家,便跟着来到老宅。
好在他让徐立二人先赶着放着行李的车回自家报信,又接了爹娘到老宅汇合。
“诸位乡亲父老,多谢大家盛情。各位见谅,我们老爷才将回家,风尘仆仆不宜招待大家。大家把送的东西放到那边”
永康那边的管事,周平指了指搬到外面的桌子,桌后坐着阚逸明,桌上放着笔墨纸张,看着是记帐用的。
“等后日,我们冯宅将连开三日流水席,届时还请乡邻多多捧场!”
“好!好!好啊!”冯氏的族长冯有财激动不已。他们冯家真是祖上积德啊,连着二辈都有进士。
想着那些进书院读书的小孙孙们,年近古稀的冯有财觉得还能再活十几年。
“明日,你们几个”他指着永字辈的儿子、侄子“去采买祭祖的贡品,你们俩去找办席的厨子,你们去定办席的菜。”
绍荣看着他那兴奋劲,估计今晚上是睡不着了。再看他爷爷与太阳肩并肩的嘴角,真担心他老人家的下巴。
冯家的祠堂在近几年,因出了二个举人,已经升级了几次,原想着在这十里八村的够气派了。
没想到还能再次提档,简直让别人家祖宗给憋屈死,拼子孙拼不过呀。
在左右的羡慕下,老冯家热热闹闹地祭拜了祖先,又大方阔气地办了流水席。
没过几日,绍荣等人就要各自去往所要任职的县城。
一当官与父母相聚的时间就减少。西北没有江南繁华,绍蕴又小,绍荣打消了父母和他随行的想法。
不过他们坚持要跟着一起到京城,想和儿子多些相处的时间。原本今年绍荣应该加冠,可等到十月的时候,按行程算,绍荣已经到陇西了。
白谨钰来信说要做弟子加冠的大宾,再加上冠礼只有一天假,众人便决定在京城多停留一天行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