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第29章(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来了,来了”小海远远看着迎亲的队伍,一路跑向堂屋一边喊着。

    做为正经小舅子,绍荣带着左膀大山,右臂小海,还有殿后的绍元,一起肩负起了堵门的大任。

    绍沐和绍杰在兄长们后面听令,其余小萝卜头都跟着爹娘在屋里吃糕的吃糕,吃奶的吃奶。

    听到鞭炮响起,绍荣他们就站在门后等候。林家迎亲的队伍也在门外站定。

    媒人从花轿旁走出来几步“几位小郎君,新姑爷上门迎娶新娘子,快把门打开”

    说完又从门缝塞进几个荷包,绍荣接过来一捏,感觉里面放的竟然是粒状的,知道应该是银花生之类的。林家出手大方,看来对这门亲事满意。

    若是铜板他还好再闹一会,这一出手就发银子,时辰又还早,他怕门还没开,林家荷包不够用,到时大家都尴尬。

    想到这,他一使眼神,小海上。王海会意说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郞。想让咱们开门,得作几首好诗,表表心意。”

    林家跟来迎亲的,除了林语枫的亲弟弟林语松外,还有一个姑家的表哥和一个舅家的表弟。

    林语枫又请了一起读书的二名同窗。几位都是读书人,只作诗有好有坏。像林语松这种就是来充数的。

    等几人作了诗,眼看时辰差不多了,绍荣等林语枫作出一首后,才把他们放进门。

    林语枫等人跟着几个舅子进到堂屋,给老丈人丈母娘敬了茶,聆听二老的教诲。

    永昌夫妻只会几句朴实无华的话,让他们二人孝敬父母,勤劳上进。不一会就有喜婆背了阿芝出来。

    冯绍芝跪在布袋上拜别父母和族人。想到至今后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说话声音呜咽破碎。

    喜婆搀起她,伏在绍荣背上。等绍荣背起阿芝,听着她忍声低泣,两眼也有些湿润。

    “阿芝,要是林家有人欺负你,你只管找我”绍荣低声嘱咐“不要什么事都忍着。”

    阿芝听了眼泪啪嗒直掉,她轻轻嗯了一声。等到起轿后,绍荣几个大些的就站在花轿四角送嫁。

    永昌站在门外,等到花轿走得看不见了,才不舍地将一盆水沷出去。

    成亲是件累人的事,也是人生大事,即使累该走的流程一样也不能少。

    等到晚上休息的时候,绍荣想着以后自己也要来这么一回,就想无限推迟自己成亲的时间。

    昨日忙了一天,第二天大家都起得有些迟。绍荣看巧娘精神不是很好“娘,今天我来带绍蕴,你休息休息吧。”

    家里少了一个人,还是每日和她处的时间最久的女儿,巧娘很不适应。

    她打起精神“不了,夫子虽然给你放了几天假,也不能耽误你功课。阿蕴还是我自己带着。”

    绍荣抱起阿蕴起身“我带他去我那教他读书,你一会还得做饭,哪有时间带他。就这么定了。”

    绍荣不等她说完,抄起阿蕴就走。巧娘想到阿芝不在家里,以后家的事她就一个人做了,确实不好再看小儿子。

    反正阿蕴也被大儿子带走了,她干脆就起身去厨房做饭。

    绍蕴僵硬着身子,坐在哥哥臂弯。做为爹娘的老来子,又是最小的儿子,绍蕴在家里是爹疼娘爱姐姐宠。这就让他练成了一大杀招,就地打滚法。

    想吃什么了,没有,打滚。想玩什么了,不行,打滚。想要什么了,不给,打滚。滚就一个字,他用了无数次。

    就结果来说,二个字,好用!可这么一个好用的办法,在遇到他哥时,不管用了,就很惨。

    绍蕴不太常见他大哥,在很小的时候(三岁以前)他还以为绍荣是他家亲戚。

    直到他长大了(三岁以后)他才知道,除了姐姐,他还有个亲大哥。他还记得那一天,那个悲惨的日子。

    眼看阿芝就要成亲了,绍荣想提前几日回家帮忙。向夫子说明了原委,又领了功课,就收拾东西回村里。

    明天家里要办个添妆酒,绍荣顺便从镇上买了些果干糕点带回去。“还好你带了这些回来。家里本是备了点果子,没想到永康他们今日也回来了。”

    永康考上举人后不久,就去了京城准备会试,可惜没能取中。

    想着岳父曾说他写的文章,引经据典有的,词藻华丽也有的,就是太理想,太华丽了。不如四处游学,看看所学能否为之所用。

    直白点说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他们知道阿芝成亲的日子时人在外地,怕时间来不及,就回了信说成亲那日会到。没想到路上顺利,提前了二日,正可以吃上添妆酒。

    不是巧娘势利,村里人平时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有些果子香香嘴就好。宋幼青自小锦衣玉食长大,她要是来了给她吃这些,怕是吃不惯。

    当初林家提出让儿子去书院读书,他们问永康夫妻的时候,他们夫妻答应只要林语枫中了秀才,就会举荐他。光为这件事,巧娘觉得再殷勤也不为过。

    绍荣买来的八样果子点心,是镇上铺子新进的。四样一层装在一个点心匣子里的,看着好看份量不多。

    巧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