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第7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氏听他们说完,叉开了话题。她用着八卦的语气说道:

    “昨天咱村发生了一件事,就上次姑姐定蚕种的马家。他家小儿子不知道怎么把放在陶罐里的蚕种掏出来玩了。”

    李氏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继续道“幸好发现的早,他只开了一个罐子。就这样,那些蚕种也浪费了。”

    绍荣奇怪道“舅母,拿出来再放回去不就好了,怎么会浪费了?”总不会那个孩子拿出来玩了好几天吧?

    还真让他猜着了。谁也没想到,这熊孩子已经连着好几天把罐子打开,掏出蚕连摸着玩。

    等大人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出蚕蚁了。李氏如此这般一说,绍荣就想着那小子肯定要吃顿竹笋炒肉了。

    巧娘也知道那家“他家在老荡村边上不是买了山地,种了桑吗?我记得马家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在山上养蚕。拿上山去养不就结了。”

    绍荣和绍芝听得津津有味,绍芝问了“娘在山上可以养蚕吗?”绍荣也是一脸好奇,山上不是老鼠和鸟多嘛。

    “山上比村里凉,这会还是能养的,马家几代人养蚕,肯定是有自家的门道。”

    马家养的蚕多,家里富裕,他家在自己家里供奉马头娘娘,巧娘这种养得少的农户,都是到庙里拜马头神。

    王小舅点头同意,不过“他家在山上的蚕室怕是养不了这么些呢。”绍荣问道“有多少张啊?”

    王小舅伸出二个巴掌,整整十张。巧娘倒吸了一口气。

    马家在老荡村里是养蚕大户,传到当家的大儿子马顺年这,已经是第三代了。

    他和他弟马富年,一个在村里管着五间蚕房和对外卖丝的事,一个带着爹娘,管着山下的三间蚕房和山上的桑园及几间蚕房。

    这次闯祸的是马顺年的小儿子。

    “马家山上也不知道有几间蚕室,光山下的只能养三四张。现下听说他们家在打听有没有人家要养,可以算的便宜。”

    李氏脸上既羡慕又可惜地说着“要是咱也会养夏蚕,就好了。”绍荣想要是条件充足的话,养五季也是有可能的。

    可惜他人小言微,没办法让他娘养。王小舅家里还有活,夫妻二人说了会话,就急着走了。

    等到了下午日头将落时,他们一家就背着桑苗,去新开的荒田去种。

    “娘,我去拾些柴”都到山上了,绍芝想着爹娘都在,多找些柴也好背下山。“你们二个别跑远了”巧娘吩咐后就继续刨着坑。

    他们按着一步一坑的距离,等刨好一半,巧娘就先种桑苗。“巧娘,我先去担水”冯永昌,抬头准备拿扁担水桶,却没看到二个孩子。

    他心里一惊,赶紧四处张望,嘴里也吆喝起来“阿芝、阿荣,你们二个在哪?”

    “爹,我们在这哩”幸好喊了二声就听到回应,冯永昌寻着声音找到他们的时候,二个人正站着一棵桑树下,抬头看着树上的果子。

    “想吃果子了?“永昌看见了问,这附近山上野桑树有好几棵,离地近的果子已经被人摘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些留在高点的树枝上。

    二个孩子想吃够不着,阿芝是不敢爬,阿荣是爬不了。永昌三二下爬上去将为数不多的果子摘下,用衣角兜着爬下来。

    “先放篓子里,等爹担水来洗过再吃”说完又摘了桑叶垫在果子下。

    二人乖乖答应了,等他爹一回头,绍荣就拿了一颗先吃了。他爹担的是河水,用河水洗了也不一定干净,还不如直接吃呢,现在又没有污染。

    绍芝看了也吃了一颗,笑眯眯地看着绍荣,好似是和弟弟有了小秘密。绍荣也转头看着她乐呵。突然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没注意摔倒了。

    绍荣倒在一个斜坡上,滚了二圈,他的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捞到一根细绳似的东西一把抓住。“阿荣!”绍芝吓的大叫一声。

    永昌听到叫声赶紧回身,看到绍荣的头向下,小半边身体已经掉在山坡外面,他连忙跑过去将绍荣抱到一边。

    幸好坡下的不是断崖,只是有点高度的小断层,大概有三尺高。在断层中的泥土里,有几根藤蔓,向四周伸长,有二根长到了山坡上。

    绍荣的脸刚刚正好对着它,植物的藤看上去有点像红薯。绍荣来到大周后,从能吃饭开始就没吃到过红薯。

    按照前世历史,红薯是明代从海外传来,本土是没有的。虽然这里不管是人种还是生活习惯和中国古代很像,万一这里和他以前的世界不同呢?

    反正挖了也没坏处。他露出一副好奇的样子“爹,你看那边”他指着发现的藤蔓说道“那里有个藤子,底下会不会结果子。”

    永昌一看大喜,他曾见人在山上挖出过薯蓣,那可是个好东西,可以滋补身体,还能拿到镇上去卖掉。

    巧娘奇怪这爷几个怎么还没回来,她的桑苗都种下了,就等着永昌担水来浇地。实在等不急,她就找过来看看。

    正走着就见绍芝跑过来了“娘,爹让你带着锄头去找他。”巧娘心里奇怪,拿着锄头就跟着绍芝走去。

    她到的时候,永昌正在挖着藤蔓根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