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第6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花了二天将菜地拾掇好了,王氏就将菜籽撒下去。吃过中饭又到老荡村娘家,找她爹把事一说。

    她娘已经走了,娘家有二个弟弟弟,如今还没分家。她的弟媳都不会养蚕,之前就盘算着乘着工具没坏给卖了,桑树也要伐掉。

    “爹,你看家里的器物放着也是白放着,你看着合折多少,我就带回去用了。”

    自她娘走了后,家里就没人会养蚕,东西放着白落灰“要啥钱,你拿去用吧。“王老头手一挥便道。

    王巧娘看看弟媳的脸色,心里也是期盼能不花钱,毕竟买一张蚕种就要用六百文,她手头剩下的除了买桑苗还要买生石灰。

    她大弟媳姚氏是个老实的,听了公爹的话就闷闷地低头不说话。

    小弟媳倒是心思活的“姑姐说的什么话,自家人要什么钱,就是不知道咱家这些东西能够用吗?”

    巧娘刚才也查看过,蚕架要修整修整,缫车都是好的,就是竹匾坏了,这也好办,她大弟就会编。

    “我家蚕房能养二十几匾蚕,不过我一人也忙不过来,就打算养十五匾,这些架子也够了。”

    小弟媳李氏眼睛一亮“姑姐忙不来怕什么,家里活不多,我和嫂子忙完就空闲了,正好到你那边帮帮手。”

    姚氏听了她的话也抬头看过来。巧娘一听就明白了,姚氏和李氏是想学养蚕。

    蚕确实不好养,但是一想到当年姑姐跟着婆母养了才五六年,就靠着这手艺添了二亩地,姚氏李氏只恨自己没早进门。

    自王巧娘出嫁后,她娘就没再养了,东西都留着。本来想等媳妇进门后,把她们教出来,谁知道没等到媳妇进门,她病了一场后就去了。

    巧娘嫁人后,也有好长时间没养了,她又心动又担心。

    李氏看了后便说“姑姐,我看村里养蚕的人家经常摘桑叶。约摸是桑叶要用的多,不如咱家的这几棵树就不伐了,

    每天早上我和嫂子摘了叶子,遣一人送去,咱们二边村子离的近,也不耽误家里的活。”

    姚氏在一边也紧跟着说“大姐,阿芝阿荣还小,也帮不了多少,我和弟妹一起给你搭把手。”

    这倒也是办法,毕竟现在种桑也不知道能活多少,娘家这边能有现成的用,心里也安稳些。

    再者能有个帮手也可以多养些,等到缫丝的时候还是要有人帮忙。

    “既然你们愿意,我也是万般愿意的。不过也不能白让你们劳累。”巧娘估摸她们今年跟着学二次,明天春天怕是要自己养了。

    毕竟是自己亲弟弟家,她也愿意教“到时候卖得了钱,给你们一人一分利。”

    姚氏和李氏听了开心的合不拢嘴,又殷勤地陪她到村子里养蚕的人家去定下蚕种,比原先打算的多定了半张。

    娘家的桑树不用伐了,就和村里种桑的人家买了一部分桑苗,运回来插到屋后稍微背阴的地方。

    往后天气会越来越热,小苗怕晒,阴凉地能活多点苗,若是长的好,到立秋的时候就能有桑叶喂蚕了。

    等到荒地开好后,屋后的桑苗已经开始发芽了。王氏种的是地桑,桑苗不会很高大,一亩田加屋后种的,得到的桑叶,足够买的蚕种吃的了。

    绍荣做为网文写手,在种田文这块也写过几本。基于他考据党的性格,每次写书都要翻查大量的资料,

    感谢网络的方便发达,随便搜搜就有大量资料,无一不全。

    在现代种一亩桑地一季就可以养一张半蚕种。究其原因,一个是肥料足,田产桑叶多,一个是养蚕时可以喷防治病害的药,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能提高。

    如今种一亩多地的桑叶,二季才只能养一张蚕,再去掉管理不当和病害的损失,怪不得附近村子养蚕的人少。

    “娘,咱家什么时候养蚕?”冯绍荣见家里还没准备养蚕的工具,不由得着急“是不是等木架子拿回来就养”

    绍芝噗嗤一笑“阿荣,现在还不能养哩,蚕宝宝没得叶子吃,娘说要在立过秋后养。”

    绍荣没理她“阿娘,现在就养吧,我去找桑叶来喂。”

    村子二边的山上都有野桑树,采得来先养,等蚕吃的多时,家里的桑叶也能喂了。这样还能多养一季。

    巧娘有心将养蚕的技巧告诉他们“这会养的是夏蚕,夏天热养不住,而且还会有大~麻蝇。

    要是被它叮了,一不小心会死好多蛾子,茧子也给糟蹋的不能要。”

    她一边整理桑苗一边说“等立过秋后再养,还可以养二季。到时候就把茧拿去卖掉,给你们买肉吃。”

    王巧娘心里也怕养得不好,为了养这蚕,林林总总已经花了一贯多。好在开的荒地已经划好了,家里多了一亩旱田。

    绍荣也知道养蚕最怕蛆蝇,他想着少养精养也应该能养好。在现代南方少则一年可养五季蚕,有些地方多则能达到十季。

    没想到按照他娘的说法,一年至多养三季。本来想着现在还没到端午应该能多养一季,也好回点本,现在少养些他和绍芝二人就能照看过来。

    等到立秋后养的多了,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