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第2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冯绍荣打开门,外面下着小雨,他姐绍芝看他醒了,忙将他扶到堂屋“阿弟,外面下着雨哩,你醒了咋不喊姐来。”

    冯绍荣对她笑了笑,就老实地坐在小凳子上。十天前他生病发了高烧,好不容易烧退了,身体还虚着。

    如今家里只是个能温饱的农人家,不管大人小孩都有些营养不良,所以身体也恢复的慢。

    他身上没劲也喊不大声,又不是真的小孩黏人,就想着站门口等着人过来。

    姐弟俩说话间,下田的男人们回来了。冯家的妯娌二人也将早饭端到堂屋的饭桌上。

    冯绍荣的爹冯永昌是长子,他亲奶奶在逃荒路上过了世,他爷爷在新荡村落根后又娶了谢氏。

    谢氏进门不久生下冯永安,过了几年又生下小儿子冯永康。他们家人丁还算兴旺,冯绍荣爷爷辈有兄弟四人。

    等太爷走了后,冯绍荣的爷爷和兄弟们就分了家。他们几家再加上同姓的族亲,在村里也是一个大族。

    等父子三人坐下后,谢氏才从房里带着亲孙绍元出来。冯家老爷子冯有名咳嗽一声,看众人将视线从谢氏那收回后闷声说了“吃吧”就举起筷子先吃起来。

    农家吃饭不讲究规矩,赵氏看看公婆的脸色,又看见被婆母抱着的儿子自觉得有些硬气,便问道”他爹,怎么着田里积水多吗?”

    冯永安点点头,又闷头吃饭,忙了一早上,早就饿了也没心情说话。等吃完他们爷仨还要下田继续劳作。

    谢氏闻言没说什么,只顾着喂自己大孙子。绍芝看见了只低头撇嘴,阿元和阿荣同样大,阿弟早就自己吃了,阿元还比阿弟大半岁呢,吃饭还要阿奶喂。

    她今年八岁了,已经懂点事,知道阿奶不是她亲奶,又会看脸色,知道阿奶偏心自己亲子亲孙。

    看着阿弟只扒着碗里的黄米粥,忙夹了些酱菜到他碗里,阿弟小够不到哩。

    赵氏看见了暗瞪她一眼,倒也不会骂出口。她知道自家公婆要脸面,不想让村里人知道家里不和,让人说嘴有后娘就有后爹。

    小叔子今年就要应试了,读书人最重名声,若是传扬家里事非,就是亲儿媳,谢氏也是不饶的。

    等众人吃过早饭,冯家兄弟拿出农具修正,休息一会就要下田。

    这几日一直在下雨,今天一早,天刚有些亮光,他们爷仨就去田里挖渠排水,不然收成不好,交了税后,家里粮食不够嚼用。

    谢氏将孙子交给赵氏,就对他们兄弟俩说“你俩先去吧,让你爹歇息会,吃过晌午饭他再去。”冯永昌点点头“知道了娘”戴上斗笠,就拿着锄头出去了。

    冯永安原想再歇会,看他大哥出门,也只好跟着,心里不高兴地嘀咕二句。

    谢氏安排好媳妇的家务,就进了屋坐到冯老头子旁边。知道他没睡着,叹了口气,拿出茶壶倒了杯水。

    冯有名听到后睁开眼睛“家里的田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后天如果不下了,收成也还成。”谢氏将水杯递给他“就盼着别下了,最好后天能停,要不然……”

    谢氏看他要闭眼休息连忙说到“他爹,如今咱还得早做准备。”冯有名知道她心思活络,闻言倒是不睡了“你有啥准备?”

    谢氏看他听进去了,就将想法说了“如今连下了好几日大雨,家家人手不够,咱家的地也快好了,不如让永安出去打个短工。”

    冯老头还以为有什么好主意,不由失望。这事是常有的,冯家有十三亩地,往年父子三人忙了六七亩地后,谢氏总劝说乘大家都在忙田里的事,出去找事做的人少,永安出去容易找到活做。

    将永安打发出去后,又说冯有名年纪大了,干了好些日子了也该歇息,就将剩下的活留给冯永昌这个长子。

    谢氏精明,做事总能踩着人的底线,嘴上又能说会哄,冯永昌只得吃个暗亏。冯有名点点头“就这么办吧。”

    儿子大了又成了家,各自都有点小心思,想法子给自己小家捞点私房。冯永安打短工确实能挣些钱,大半交给公中,给自己留点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冯有名为图个安宁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心想着事情都解决了,这下可以睡了吧,谁知谢氏又说道“阿荣……”

    冯老头年纪大了,忙了一早只想休息,给她几次搅和也来了火“又有啥事,你不能一次说?”说半天也没个来钱的办法。

    谢氏咬咬牙,想着大孙子和小儿子,拼着和老头子翻了脸也要把事情办下来“阿荣这次生病花了得有五贯铜钱”冯有名皱皱眉头“家里难道没钱了?”

    平时家里花销最大的就是永康,他在镇上念书,除了吃穿学费,还要给借住的人家每月一百五十文。

    其他也没什么用到钱的地方,这些年家里也存了些,不然也置不了这些地。

    当初他续娶谢氏的时候家里只有五间土屋六亩地。

    谢氏淸脸愁容告诉他“家里钱是有的,上个月永康要去应试,穷家富路我就多给了他一些。我原想着等他考完了,再建几间屋子。”

    永康已经快二十了,亲事还未定下,他们娘俩都想着考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