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第一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23章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打仗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开战之前会举行数次战前军议,就是要尽可能想到会突发的事情和遇到的情况,由此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和方案,最终由统帅署确认通过。

    这还是关宁制定的,就是为了防止一人独大和一人之命影响全军。

    战场瞬息变化,但也不能轻易做决定,像这样规模的战争统帅随意的一句话或许就能造成数万人丢了性命,关宁自问自己都做不到绝对的正确,那别人呢?

    群策群力,一次次的商议推演,这才是大宁军队无往不利的原因。

    像这次战争,看似突发,实则早有预料,并依据突发做出应对,当应战的命令下达,上至各军将领,下至伍长都只需按制定执行即可,就算过程中有变动,但也不会造成慌乱,保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尤其是在古代通讯条件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军团作战这一点尤为重要。

    城外的阵地上早已摆放好了成片的元武大炮,只待西域联军冲过来到打击范围能发射。

    关宁说过,在最后一战要让阿迪尔知道大宁真正的实力,要让他感受到恐惧。

    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三部分,其一是在西边从汴京城冲出的西域联军,其二是在城外的大宁军队,其三是就是从东边过来的朱成允。

    前后夹击之势已成!

    朱成允在队伍前方,他有意压着军队,不让军队靠的大宁军队太近。

    两方敌对并未摆在明面,离得近了反而很尴尬谁都不自在,事实上就在他们快要到汴京城时关宁就派人送去了信,一封诚意满满的亲笔信。

    关宁准备为其军队提供粮草,营帐等,还希望能举行一次会谈,地点时间任由朱成允选择。

    先谈后打,能不打就不打,关宁让让步也是可以的,他实在不想看到朱成允跟阿迪尔联合,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该这样。

    这样做跟认贼做父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这更为恶劣。

    关宁想要争取,可并未得到朱成允的“理会”。

    元武帝心机太重了,以为用粮草、营帐这些就能把我收买?你莫不是想吃屁,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吗?

    不必理会!

    朱成允把派来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