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68 《三字经》(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李恪入乡随俗自然得遵守。

    用膳完毕后,李恪打算考考李仁的学业,李仁已过了六岁,大唐皇室一般六岁开始启蒙读书,读书之地为崇贤馆。

    贞观十年,御史大夫刘泊上疏曰“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子优游,臣所未喻一也……陛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入趋侍,不接正人,臣所未喻三也。”李世民遂令刘泊与岑文本、马周交替着往东宫与太子谈论。

    其后,设立崇贤馆。

    崇贤馆的职能,一方面是太子的教育机构,培养太子执政能力。

    另一方面,是太子的智囊团,为太子出谋划策。

    最后,是唐朝最高级别的贵族学校,是唐朝皇族贵族子弟的聚集之地。

    “仁儿,今天夫子讲了什么内容?”李恪问道。

    “父王,今天夫子讲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仁儿可知其意?”李恪微笑道。

    李仁摇了摇头道:“不知道!”

    “夫子没有讲吗?”李恪问道。

    “夫子讲了,但仁儿忘记了!”李仁低下头小声道。

    “忘记了没关系,父王再给你讲一遍,但你要认真听哟…”李恪揉了揉李仁的脑袋道。

    “嗯!”李仁乖巧的点了点头。

    “这句话是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李恪耐心的讲解。

    “父王能不能再讲一遍,仁儿还是没有记住…”李仁羞愧道。

    李恪原本想发怒,但立马意识到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会不会太难了,李恪记得他前世好像是在初中才学论语。

    论语对于一个六岁小孩来说应该是晦涩难懂,六岁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让他们学习晦涩难懂的论语,他们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

    在李恪的记忆中,《三字经》才是小孩最好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用词简略,语义明确,朗朗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