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道:“弘文,圣人家奴,操弄宫廷政治,广树不逞皆姓顾,非反邪?”顾弘文呵斥道:“欲收士心辅天子。”何芳莺问道:“诚欲收士心,胡不假李姓乎?”
顾弘文无语以对。
“北司张口闭口文臣误国,我倒想请教军容,朝廷奋发至今,到底是谁的功劳?是你们这些专典内外禁军的宦官,是十年前那些目无天子的骄兵悍卒,还是我们这些只会空谈的文臣?尔等若真是忠心,为何当初不随我等共主德王,而是坐看宫廷乱斗,欲趁机攫利?”
北司诸官气得回不了话。
事实证明,纵然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却依然不如宰相们的辩才。北官只恨不能现在就将士卒召进来,将这些宰臣全都抓起来,有一个算一个,全扔到牢里去,看他们还怎么逞能!
“行行行,你们南衙最能干!”
顾弘文正要走人,随后听见御座上传来回复:“立储关系重大,不可轻易定论,既然诸位官人意见不一,那就改日再议。或许圣人最近还会醒过来,届时当有定夺。”
皇后殿下耐心倒是好,居然还要再议……
话说回来,皇后在自己失势的时候不下定论,便是在偏袒自己。
顾弘文心领神会,第一个回礼。
……
王溥出殿时,依稀见阶前一人向他示意。
他又驻足看了一眼,是圣人女御上党郡夫人封宠颜。
王溥,很快便明白了其中意味。
他改变路线,未出紫微门,沿宫墙折向长留殿。
……
不久,皇后乘辇来。
“殿下。”
被主动召见的王溥也不着急,随队伍入殿后,便耐心站在一边,等待皇后问话。
“相公,坐。”
何芳莺招呼王溥坐下,自己却没入座。
思考问题的时候,她喜欢缓慢地有节奏的踱着步子。
“官家曾说,权力的交接是博弈,如果没有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结果,立储亦无用。在本宫看来,至少在我朝,已有无数血淋淋的故事证明,这句话很对。德王是我儿,齐王亦我儿,圣人诸子,皆我儿。只要对大唐有利,认可并且会继续推行官家的新政,避免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