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选择裹挟彼时的少年李克用,杀害段文楚起事。
他们的盘算其实很简单。
无非就是一旦失败,可以让李克用顶缸罢了,毕竟他们家在沙陀颇有势力,老子李国昌为朝廷立过大功,朝廷应该会以安抚为主,他们便可以跟着讨价还价,从中间捞取好处。但这帮人失算了,当时李克用虽然少冲,但真的很果断,也很识相。知道自己被绑上了战车,不干也不行,于是直接带头,丝毫不拖泥带水。为防这帮人将来把自己交出去,李克用将段文楚绑在柱子活剐了,而且是让这帮人亲自动手操作。朝廷的反应也是意料之众的强烈,父子并据二镇,这让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难以容忍,于是双方翻脸,发展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这是李克用上的第一当,代价是父子二人流亡鞑靼。
如果不是高骈给机会把巢贼放进中原,朱邪氏族根本没有复兴之日。
至于第二当,李克用栽在狡猾的王重荣手里。
当初长安与河中交恶,为夺盐利养军,朝廷欲移镇王重荣,王重荣辩论无果,但是又打不过朝廷,于是编造谎言蒙骗李克用。王重荣移牒晋阳,转告李克用:“圣人密诏于我,伺国贼李克用至镇,尔与王处存一道以兵诛之。”并伪造诏书,表示:“这是朱温给圣人出的主意。”
李克用信以为真,八次上表请讨朱温,僖宗不许,李克用恼怒异常。不久,朝廷下诏移镇,王重荣不奉,于是僖宗讨之,李克用怀恨在心,便出兵相助王重荣,僖宗出奔后,抵达长安的李克用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哪有什么朱温的阴谋,根本就是王重荣和田令孜交恶,于是退兵河中。到头来,什么好处没有捞到,还赚了个乱臣贼子的骂名。
这回奉旨讨伐朱温,不但李克用,整个河东都很积极。尤其是康君立这些元从老人,比李克用这个皇帝岳父还积极。李克用很清楚部下的心思,那是奔着讨贼去的?自己稍有不慎,段文楚事件就会重演。李克用现在,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了。知道自己翻不了天,安安稳稳做个外戚有什么不好?外孙获封晋王,储君候选人,自己将来做个霍光,亦未尝不可能。
但是这些野心勃勃的骄兵悍将并不这么想。
就像李嗣本之前的说辞:“父帅!你有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