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他们强十倍。
说到这里,大家都就知道了。
朱温不欠李唐什么,该报的恩情也报了。
要说兼并藩镇,当时的藩镇,有实力的谁不兼并?
所以我在书里也用了一句话概括,在天佑元年进入长安之后,一代枭雄朱温就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是一个被皇位迷失了一切的一具尸体,一个行尸走肉的朱晃。
就凭这份功劳,一个公爵肯定是跑不了的。
都说五代十国的军头们都是反复无常之辈,但是跟随朱温之后又反叛的极少。
就连杨师厚这种战利品,朱温都能把他变成名将。
杨师厚他们被李罕之送去太原的时候,李克用根本看不上。
所以在小舞看来,中年的朱温一定有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中年的朱温,一定是一个有情有义、爱护羽毛、英武神武的大帅。
但是我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朱温,所以我只能按照我自己认识的朱温来写。
有很多人说朱温残暴,但这个时代就没有不残暴的军阀。
王重荣这种枭雄,对牙兵动不动就是抓起马鞭一顿乱抽,事后还要威胁杀人全家,李克用这种颇有侠风的枭雄,段文楚被他绑在柱子上千刀万剐,李存孝被他五马分尸,康君立这种老将说赐死就赐死,李存信这种猛将为了不受他的猜忌,直接躲在家里闭门不出。
就连备受好评的钱镠也是个杀人专家,上司周宝也在他的地盘上暴毙。
至于秦宗权、孙儒、马殷、李罕之这些人,就不用多说了。
比起这些人,朱温是一个值得拥护的大帅。
你不用担心被猜忌,你不用担心有本事没地方发挥,你不用担心打了败仗就会被处死。
至于跋队斩,本书的主角也在搞,没几个军阀不搞。
关于最后十年的数次政变,旧唐书和旧五代史都有清楚记载。
光化元年十一月,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昭宗,幽于东内问安宫,请皇太子裕监国,时昭宗委崔胤以执政,胤恃全忠之助,稍抑宦官,而帝自华还宫后,颇以禽酒肆志,喜怒不常,自宋道弼等得罪,黄门尤惧,至是,上猎苑中,醉甚,是夜,手杀黄门侍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