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逐利, 一群不劳而获的流食贱民,如果社会风气变成以经商为荣, 老百姓还肯安心从事生产吗?
这样的贱民,不但不能做官,还得加征税率!
反正各有各的道理,为此双方在政事堂不知道吵了多少回。
言归正传,这回皇帝亲自坐镇洛阳督师,杜让能和文武百官一道随驾,孔纬则留守长安处理日常事务,宦官褚熊得知睦王宴一事后,一面急报洛阳,一面向孔纬问计。
万一睦王真在谋划着什么,咱们必须提前行动!
听褚熊说完,孔纬心里又焦虑又开心,一方面怕爆发政变,一方面也为抓住杜让能的小辫子而高兴,宰相的儿子,掌握军权的宦官的假子,当今天子的亲弟弟,坐在了一起。
无论谁是皇帝,心里都会打个问号罢?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孔纬向李晔发来了谏表。
“中尉西门君遂,参谋总长刘景宣,御马秉笔张泰,禁省中官,陛下家臣也,主事六军以来,结宰辅,往来诸王,暗藏废立祸心,请陛下远之,逮办寺人,圈禁亲王,韩王世子克良、仪王世子文博等宗室嗣子,典事禁军,身在行间,若为藩帅生俘,恐襄王煴僭事复演。”
这些话简直了,以狗皇帝的猜忌之心,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根本不用多说。
为了一举扳倒杜让能,孔纬还找到了几个盟友。
跟他一道上谏的陆扆、孙偓、王抟,这三位宰相也是能臣贤良,陆扆是淮南陆氏出身,中唐名相陆贽侄孙,下笔过文,出口成章,王抟是琅琊王氏出身,东晋权臣王导十世孙。
孙偓则是乐安孙氏出身,咸通四年癸未科状元。
王抟、陆扆、孙偓这三位宰相也很忠诚能干,但是也有政敌。
王抟跟崔胤不对付,陆扆跟柳璨不对付,孙偓则跟顾弘文势同水火。
历史上崔胤和王抟同朝为相,王抟号称一代良相,一向看不惯长袖善舞的崔胤,崔胤就举报王抟勾结宦官,不久之后崔胤因为三镇犯阙被罢相,崔胤怀疑是王抟干的,于是诬陷王抟和宦官宋道弼、景务修交私,于是王抟被贬溪州刺史,再贬崖州司户参军,赐死蓝田驿。
至于孙偓,这更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狠货。
历史上是僖宗的御用外交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