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廷杖(6/8)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郑庄、郑煌、郑通也不用多说,这些都是几位一代目的后人,郑预和郑孝远就是郑从傥的儿子。

    最值得一提的是郑綮这个一代目,进士出身,高骈兵败扬州后,郑綮奉命前往淮南坐镇,不久黄巢飞渡长江,郑綮给黄巢写信,请黄巢不要进犯庐州,黄巢哈哈大笑,自始至终都没进犯庐州,僖宗遂下旨嘉奖,赐绯鱼紫衣。

    杨行密进入庐州后,郑綮返京述职,升任兵部郎中,兼给事中,执政事笔,相当于司礼监秉笔,妥妥的实权派。

    但郑綮这个人,有些另类。

    僖宗还京后,打算任命杜让能之弟三司通判杜弘徽为中书舍人,做郑綮的副手,当时杜让能已是宰相,郑綮考虑到这一点,认为杜弘徽不宜担任军机重臣,于是上表论述。

    僖宗不听,坚持任命杜弘徽为中书舍人,郑綮很生气。

    上表称病,请求辞官回家,僖宗无奈,好言好语做思想工作,考虑到杜弘徽已是中书舍人,僖宗为免二人不和,便把郑綮调离政事堂,作为补偿,又将其升任散骑常侍,左右散骑常侍在唐朝也是宰相,只是不具体分管部门。

    消息传出,时任首相王铎大怒,认为郑綮故意为难皇帝,于是向僖宗进谗言,说郑綮耍大,然后自作主张把郑綮贬为国子监祭酒,这时候朝臣不干了,认为王铎耍大,弹劾王铎嫉贤妒能,恃功弄权,纷纷上表为郑綮喊冤。

    僖宗没办法,只好把王铎外放为节度使。

    至于郑綮,则重新担任右散骑常侍。

    之后几年,王重荣、李克用、李昌符、朱玫相继作乱,百官被屠,皇族蒙难,李唐国势江河日下,郑綮时常写诗借古哀今,首相韦昭度很不高兴,认为郑綮是个投降派。

    结局很正常,郑綮被调往秘书省雪藏,李晔即位后,有心起用郑綮,朝臣也认为他可以担任宰相,但让李晔没想到的是,郑綮因为说话不注意,最后灰溜溜被迫下野。

    李晔打算任命他为宰相后,虽然诏书还没下来,但已有官员去他家恭喜,接连被两个宰相针对的郑綮哪里信,笑着来了一句:“诸君误矣,人皆不识字,宰相亦不及我。”

    当权宰相都是傻逼,怎么可能推举我?

    客人大惊,连忙道:“不妄!”

    翰林院都在草诏了,相公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