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张神医的东厂特务回来报告说没有发现张太医踪迹的时候,李晔哀叹一声,摆摆手道:“罢了,随他去!”
不过李晔明显不能释怀,之后太医院的经费就被他扣了一半,张太医从此杳无音信,再也没有人在长安看到他。
侍奉了宣懿僖三代君王,两个是昏君,如今这个虽然谈不上是昏君,但寡人之疾堪比杨广,直追汉灵帝,张太医心灰意冷,干脆撂挑子辞职,带着钱财布帛和家人逃亡故里。
在李晔的严厉治理下,朝廷境内虽然没有麻匪强盗,但有时候官差公人和东厂鹰犬要比盗匪厉害几十倍,直到出了大散关,张太医才镇定下来,这个时候李晔随他去的指示已经下达,路上的盘查松多了,靠着同僚好友给的文书,张太医平安从剑门关入蜀。
汉中是不敢待了,张太医准备迁居成都,张太医不知道的是,放他出关的剑门关守将郭载没过多久就被东厂的人逮到了长安,跟着遭殃的还有大散关防御使和长安明德门守将。
生了两天闷气,李晔强迫自己把张太医忘到了脑后。
腊月二十九,诏对延英殿。
这是年后最后一次大会,会议中心围绕三件事,一是关于上林大学堂的各项章程,二是改进报纸,三是对汴战略。
成讷入朝之前上林大学堂就开始筹备了,主管官员是集贤宰相杨涉,选址东市南十里的宣平坊,毗邻兴庆宫,大约位于后世西安市碑林区咸南西路,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
遵照李晔的意见,经内阁会议研究,上林大学堂下设十个分院,数理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法学院,统计学院,音乐学院,外语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政策研究中心。
关于到底是叫馆还是院,宰相们争执不下。
朝廷中央各官署当中,以馆以院命名的官署都有很多,比如集贤院、翰林院、弘文馆、崇文馆、算学馆、律学馆,最后还是李晔一锤定音,跟档次更高一级的集贤院翰林院看齐。
除了国子监,唐帝国现在又多了一座最高学府。
面向天下,不问门第高低,实行推荐面审制和邀请制,得不到邀请的可以自己来考试,初试通过接受复试,复试合格就入学,入学之后读书四年,学分修够了就准予毕业。
毕业之后由朝廷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