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黯一愣,道:“爆馆?陛下要炸学馆?”
李晔扶额叹息,在纸上写下报馆报纸记者编辑八个字,归黯眉头更皱,不解道:“什么是报纸?何为记者?”
“这个报纸嘛,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想如何让士农工商都能知晓君臣大义和朝廷法度,日思夜思苦想冥想才想到了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一张大纸,按期发行,以通俗白话写成。”
“至于内容嘛,大到宰相视察小到张三偷牛都可以。”
……
解释了半天,李晔勉强讲清楚了报纸的特点,领悟到精髓的归黯点头道:“贼藩愚民自固,报纸却可开民智,有这个东西在,贪官逆臣无所遁形,人君也不能任性作为了。”
你可真是个小天才,李晔突然不想办报纸了。
归黯继续说道:“神器不示人,如果报纸真的办起来,朝廷动向尽为百姓所知,民智一开,百姓就会对朝廷的许多做法产生怀疑,长此以往,臣担心对百姓的控制会削弱。”
“在臣看来,老百姓不能知道太多,否则不利于朝廷。”
“越蠢越好,越无知越好。”
“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可以过得很快乐。”
“一知半解,半懂不懂,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懂了。”
“有些话朝廷可以对外说,有些话就只能关起门来说,如果事事都说出去,让老百姓知道朝廷不乏贪赃枉法之辈,让安禄山和黄巢这类人有了谋反的口实,这有什么好?”
归黯忧心忡忡,很抵触报纸。
这是一个封建官僚应有的担心,李晔没有责怪。
“朕有三问,你且听。”
“请陛下赐教。”
李晔问道:“百姓喜欢闹事造反吗?”
“不是,除非活不下去。”
李晔点头,再问道:“难道朝廷官员都是贪官墨吏吗?”
“也不是,只要监管到位,他们就不敢贪。”
李晔点头,又问道:“一张千万张报纸,能推翻朕这个皇帝吗?”
归黯沉吟少许:“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李晔语重心长道:“如果报纸就能让大唐亡了国,那朕只能说亡得好。”
归黯:“???”
李晔继续道:“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