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8章 临别时刻(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冯家刺史和冼家船主们长长舒了一口气,商量好在太平楼设宴,为赵宰相饯行。

    七郎看着冯家刺史中的冯智玳,以及他家的小冯,微微笑了笑……

    有他在,自然不会派个不靠谱的岭南都督过来,就不会让冯家被冤枉卷入“流人谋反案”。

    那么小冯的儿子冯元一就不会幼年被没入皇宫,成为后世大名鼎鼎的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生忠心耿耿、谋略过人。

    若不是太监,想必也会有不小的建树。

    冯智玳觉得赵宰相看自家儿子的目光有些深意,心中一动:“赵宰相,我这孩儿君衡与令郎交好,很舍不得小郎君。我想让他蒙荫入太学读书,但我家在长安没有亲人,请宰相多照拂。”

    嗯?照拂高力士的父亲?

    七郎点头:“好!让他随我一起回京就是。”

    张子胄得知后,把自家小儿子张宏愈也托付给七郎,说:“这孩子仰慕赵宰相,希望能跟随在您身边,聆听您的教导。”

    七郎爽快地收下。

    高力士的父亲能收,张九龄的父亲当然也能收!

    岭南的未来,就在他的麾下!

    赵家姐弟得知要离开岭南,也很不舍。

    不是舍不得荔枝、龙眼、黄枇……这些岭南特产佳果,而是舍不得小伙伴们。

    得知父亲收了好些大侄子,跟他们一起进京,心情才好转。

    赵平虏豪气地拉着小伙伴:“我对长安最熟悉,到时候带你们去玩!大慈恩寺的杏林、乐游原上登高……”

    他兴高采烈地说着长安四时佳节,就连赵禧和赵正都很向往,更别提岭南的小土包子们。

    本来不想离开家人的小郎君们,都觉得去长安是一件很好的事。

    爹娘说得没错,跟着赵叔父,有大好前程!

    卢照邻、骆宾王等仍然是岭南官员,只能恭送赵宰相高升。

    赵琴和赵礼在岭南有偌大产业,一时不准备离开。

    大户人家产业遍布四方,老赵家也是大户人家了!

    太平楼的饯行宴,一如当日七郎从扶桑归来时那样高朋满座。

    贵客们从岭南各地赶来,杨炯和王勃已经返回广州,都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