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五叔和幺叔,比他强几分。
明知儿子吹嘘,赵四郎还是听得很高兴,连声说:“像我!像我!我当年在青海……”
父子俩一人一句,吹完自己又互夸,不知道还以为赵四郎就是青海一战的主将。
赵五郎和黑齿常之:……都是自家人,不必计较。
远道而归,赵四郎有几天假期,可以在家中陪伴妻儿。
早饭后没多久,赵六郎一家,鄂王一家都到了。
赵盈以亲王妃的身份回长安迎接文成长公主,但对她来说,更挂念的当然是父亲。
一家人久别重逢,哪怕什么都不说,互相看着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赵四郎一手抱着一个小外孙,任他们拔自己的胡子。
耳边是胡英子爽朗的笑声:“阿信中武进士和选入羽林军,我让人送信回天明村,家里知道肯定很高兴!”
“阿信这回出息了,官媒都要踏破我们家的门槛,其中就有万年县令……”藲夿尛裞網
赵盈诧异:“是他家?杨县令好大的名声。”
万年县令杨德幹,和初唐四杰杨炯同族,都出自“华阴杨氏”。
市井俗语“宁食三斗蒜,不逢杨德幹。”,说的是杨德幹的威名震慑宵小恶霸。
李象在一旁补充:“有一回陛下身边的内侍在郊野放鹞鹰,践踏百姓的庄稼,杨县令把此人杖责二十、把鹞鹰的脑袋全部拧断。”
“那内侍回宫后向陛下告状,说‘打狗还得看主人,杨县令打的是陛下的脸’。”
赵家孩子听得有趣,连忙问:“后来呢?”
李象笑道:“陛下又生气又好笑,这是什么比喻?于是对那内侍说,你明知杨德幹狰狞恐怖不好惹,为何要去他的地界侵扰百姓呢?打你已经算是给朕面子。”
赵四郎暗暗思量,杨德幹是个有争议的人。
但人生在世,谁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这门亲事,似乎还行,可以让英子相看杨家女郎。
众人由杨德幹,又说到近日长安城的盛事。
比如陛下让人在大慈恩寺展览龙骨架,想去参观的必须交一份香油钱。
“是为了避免去的人太多,毁伤龙骨。香油钱是孝敬菩萨的。”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