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教导的!
她是七郎的师姐,自认论学问不比七郎差!
七郎连声道歉,把责任归在自己身上。
但他还是提高了对孩子、弟子的要求。
没理由啊!
他堂堂益州第一聪明人,教出来的学生会不如王勃。
“此典故出自《汉书》,你们居然不知道。”七郎失望叹息,“王勃九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就能指出十处错误。”
“连《周易》都背不下?喜儿,你太令我失望了。王勃……”
王勃,又是王勃!
别人家的孩子最讨厌了!
原本对王勃兴趣盎然的赵禧都咬牙切齿,更别提其他几个孩子。
王勃再次来拜见时,七郎和煦地说:“贤侄教一教他们,好让他们知道书应该怎么读。”
他不干涉小孩子相处,让人备好茶点,就先行离开。
王勃一转身,就对上几双幽怨的眼睛。
太子李弘背着手,一本正经地问:“渡口小吏、艄公勒索过往商旅,每人要交多少买路钱,你知晓吗?”
这个王勃真不懂,毕竟他没有被勒索过,他老实地说“不知”。
李弘淡淡地说:“寡人知晓。吾曾听闻,孔子有个儿子文采斐然,常常以此为骄傲。子曰,你只会读书写文章,文采再好只能给人代写书信,做不了宰辅。”
类似的酸话,王勃经常在同龄人口中听到。
但说的人是太子,他当然诚恳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赞太子见多识广。
唯一疑惑的是……
“这典故不知出自何处,我不曾看过。”王勃疑惑地问。
李弘淡定地说:“你多看几本书,就晓得了。”
……古人杜撰得多了,偏我杜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