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1章 敦亲睦邻(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按辩经的规则,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只能说“是”或“不是”。

    虽然倭僧说不是辩经,七郎又不是挨打不还手的性格!

    被接连逼问之后,轮到他反问了!

    七郎朗声问:“扶桑百姓,是不是众生?”

    “是。”倭僧毫不迟疑地回答。

    “扶桑百姓,是否需要普度?”

    “是。”

    “既然百姓需要普度,他们是否可选择归附大唐?”

    倭僧:“……”

    他们沉默了。

    本质上,对这些出身贵族的僧人而言,底层平民不是人,只是贵族的财物,和牲畜没有区别。

    牲畜有选择权吗?

    七郎俯视着一群和尚,声音清冷:“你们不远万里到大唐来,学习佛法,甚至儒学、书画,和大唐的士子文人来往,沐浴在文明的华光之下,却不许扶桑平民追求更好的生活吗?”

    “他们向往大唐,自愿归附,有何不可?”

    “我前往扶桑,是普度众生!你们今日来问我要解释,这就是解释!”

    随着七郎的神色越来越庄重、声音越来越响亮,倭僧的的精神越来越颓,呼吸越来越重,最后脸色发青、眼神涣散、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呼啦啦”的声音,一群倭僧齐齐匍匐在地,做投降的姿势。

    不用武斗,就已经输了。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这里是安邑坊,是赵七郎的主场!

    “华阳侯威武!”

    “圆润大师普度众生,功德无量!”

    今日之后,再没有人可以质疑扶桑归附的合理性,因为七郎站在了最广大的扶桑平民立场上。

    佛门弟子,普度众生,又怎么可以说是强权呢!

    七郎扫了匍匐在地的倭僧一眼,忽然笑了几声,潇洒离开。

    街坊们自发地簇拥着他走到家门,连即将开始的社戏都顾不上。

    他们已经看到了最精彩的社戏,可以炫耀一整年!

    七郎的神情安静而淡然,这样一场小胜,在他戎马半生中,算什么呢?

    可追随着他的人却更加敬佩,若非秋日没有鲜花,此时就该用鲜花将他覆盖。

    太子李弘带着护卫,也在人群中,跟着小伙伴赵平虏一起进入赵家。

    太子驾到,赵家人齐刷刷出来见礼。

    李弘连声说:“寡人常来的,诸君不必多礼。”

    他热切地看着七郎,双目亮晶晶地说:“前些日子,长安有人说扶桑素来尊敬大唐,赵都督带兵压境,令扶桑人破解灭国,有损我天朝上国的仁德名声……”

    “真该让他们听一听,什么才叫大功德!”

    “普度众生,难道还不是仁德吗?”

    七郎温和笑道:“殿下真聪明。我只是见扶桑人可怜,才救他们于水火。大唐是大国,大国就要承担起大国的责任,泽被四方!”

    “倭国贵人压迫百姓,难道还不许我们解救百姓吗?大唐向来最宽仁友好!”

    李弘连连点头……百济、新罗、东突厥、吐蕃百姓都可以作证!

    归附大唐之后,生活好多了!

    从前为了生存而挣扎,如今都变得能歌善舞!

    赵平虏听到父亲夸李弘,站出来说:“爹爹也夸我!英国公都说,我是难得的英才!假以时日,必定超过父亲,成为大唐第一美男子!”

    ……前一句是英国公说的,后一句四舍五入是英国公说的~~

    七郎抱起赵平虏,笑道:“英国公真是有眼光!我家雏虎青出于蓝!”

    几年不见,难得幼子还肯亲近他!

    这就是父子天性啊!

    李弘从前常来赵家,册立为太子后来往反而不方便了。

    今日社日,城中各坊都有活动,他得以出门,亲眼见到七郎大展神威,这一幕深深映在他的心中。

    ……当今之世,也就父皇比赵都督强吧!

    李弘仰慕地看着七郎,坐在椅子上,请七郎讲岭南的故事。

    七郎和煦地应下,把小平虏抱在膝上,侃侃而谈……

    从大食来的胡商、凶猛巨大的鲛鲨、强抢美男的海盗、林邑、扶桑……广阔的天地,造化无穷。

    小孩子们认真听着,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只可惜自己太小,否则真想亲自出海看看。

    李弘心满意足地听了一肚子的故事,兴高采烈地回宫。

    皇帝和武后正在说着什么,见李弘进来,笑着问:“今日宫外可热闹?有什么好戏?”

    “当然有!我去了安邑坊,听赵子逊讲如何敦亲睦邻!”

    李弘仰着圆圆的脸,以肃穆的语气,一脸笃定地讲什么是敦亲睦邻。

    敦亲者,就是大唐敞开胸怀,允许蛮夷归附,比如把吐蕃、六诏都变成大唐的领土,不就是一家人了吗?

    睦邻者,像扶桑可怜的百姓,被贵族压迫得那么惨,我们帮助他们不是应该的吗?

    皇帝和武后嘴角抽搐……你管这叫敦亲睦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