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少没了爹娘、家道中落,流落山东好些年、混迹市井赌坊为生。
“那些年,没有一个族亲愿意帮我。他们都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我能理解……”
“我中了探花,又当了官,他们就陆续找上门,要钱要东西的,能帮的我都帮。可他们得知我未成亲,要给我说一门亲事。被我拒绝后,就骂我不识好歹、得意忘形。”
“我好言解释,他们还到衙门闹,不知情的同僚真以为我不认亲族。若非上官通情达理,我直接就丢了官。”
普通的寒门子弟,就算科举得中,考官也很难。
这些所谓的族亲,根本不考虑他的前程,甚至想毁了他的前程。
惹不起躲得起,他索性自请来岭南,还能得到皇帝的表扬。
那些人总不能追到岭南来。
七郎早就知道骆宾王的过往,听完皱了皱眉……
小骆这样的大才子,另一个时空却潦倒半辈子,落魄到投奔叛军,不是没有缘由的。
他想了想,叹道:“按理,我身为长辈,应该劝你主动和族亲和好。一笔写不出两个‘骆’字,亲戚间当守望相助……”
“但这些道理,你想必都明白。愿不愿意和好,是你的事,旁人没权力站在道德的高点指手画脚。”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谁也不知道在市井中那些年,年少出名的才子骆宾王经历了什么。
骆宾王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来。
赵叔父果然没有指责他!
和那些所谓的亲人相比,他更愿意喊毫无亲缘的赵都督作“叔父”,认和蔼的赵老汉作“祖父”!
七郎见骆宾王眼眶都红了,笑道:“你安心在岭南,我有好多事要你帮忙,将来回长安依旧可以入六部。”
“我让夫人给你寻一门稳妥的亲事,你那些族亲就不能再提此事了。”
骆宾王躬身:“多谢叔父!”
只要是赵叔父选的,肯定是好的!
他现在也不执着娶赵家小娘子了……关键赵家没有适龄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