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熟透的枇杷喂到董月明的唇边,“看完了……我挺羡慕贺鲁,他看到了我没看到的风景。”
“师姐,我给讲个故事,叫《一千零一夜》……”
我们的文明是璀璨的明珠,别人的文明亦有可取之处。
如果不是职责在身,他真想亲自去拜占庭帝国走一走,看看古罗马最后的余晖。
落日暖暖的光线中,七郎悠然地讲着故事,董月明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
赵禧和赵正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边吃水果边听故事。
……如果爹爹永远不出门打仗,天天在家给他们讲故事就好了~~
七郎讲完故事,发现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地把孩子们抱到床上,盖上薄薄的丝被。
走到外间,七郎轻声说:“来岭南后,我一直忙忙碌碌,都是你照顾孩子们,辛苦你了。”
董月明轻笑:“历来都是我照顾他们,也不是一日两日,说不上辛苦。”
七郎:“……我只是突然发现,孩子们都长大了。阿智都能想到出海远航,我们的孩子以后做什么呢?”
“无论习文习武,都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赵子逊的孩子,当然要兼济天下。
“要给喜儿选一个好夫婿。正儿好武,四哥家的阿信也好武,他们可以做大将军!平虏还小,在弘文馆读书,最重要的是结交人脉……”
夫妻俩畅想着,似乎已经看到儿孙满堂的那一日。
等年老的时候回想,这点点滴滴,都是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
董月明觉得,收到贺鲁书信的七郎,情绪和往日不一样。
似乎格外的亢奋,又温情满满。
她不用问信里写了什么。
她很了解七郎。
阿史那贺鲁,像七郎桀骜不驯的一面,活出了另一种可能……海外称王,雄踞一方。
从小被罗先生和禅师教导,忠君爱国、重情重义的赵子逊不能这样做。
所以,七郎会羡慕,会感慨。
或许,这就是七郎与贺鲁惺惺相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