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陛下为难。臣下岭南,正好平息太尉之怒,分陛下之忧。”
“二则,江南乡豪谋反案,牵连各大家族流放岭南,地方恐怕一时不好安排。臣去了,正好安顿他们;”
“三则,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安南,立铜柱以威慑,‘铜柱折,交趾灭’。时移世易,铜柱已经消失无踪。臣去一趟,把它重新找出、立起来。”
“以此铜柱,再威慑安南一千年!”
七郎说得豪气,然而再多的理由,本质只有一个……避赵国公锋芒。
皇帝看向七郎的目光更加欣赏,他果然没看错人,赵郎国之栋梁,能分君之忧,解君之难。
如此以退为进,让弹劾七郎的人都一拳打在棉花上。
……人家都贬到岭南去了,你还落井下石?
又让世人更明白长孙无极的跋扈,任你功劳再大、威名再隆、深得皇帝恩宠,只要得罪长孙太尉,一样被贬到岭南!
皇帝叹道:“只是太委屈子逊了。”
七郎微笑欠身:“为君分忧,为臣子本分。臣不觉得委屈,只担心陛下……还望陛下保重。”
“臣受先帝和陛下重恩,正应当去最艰险的地方。岭南蛮荒,臣便为陛下开拓!”
“请陛下成全。”
皇帝凝视着七郎,声音激动:“子逊!若大唐臣民都如卿,朕还有何忧!你放心,朕和你君臣齐心,必能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皇帝的声音渐渐变得踌躇满志,臣子尚且无畏艰险,他做君主的更当勇往直前。
不就是外戚权臣吗?
天凉了,就让他们去岭南避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