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清朗的声音在大理寺公堂响起。
越王听得热泪盈眶……赵郎,我果然没看错你!你真的是大忠臣、大好人!
吴王和荆王也定了定神,越王能逃过一劫,他们也能够吧?
七郎作为“人证”,慷慨陈词后,昂首挺胸离开大理寺。
暮春的暖阳照在他身上,整个人暖洋洋的。
他步履沉稳,脸色从容淡定,内心亦坦荡安然。
开弓没有回头箭,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站在了长孙无极的对面,就做好流放岭南的准备。
死应当不至于。
以他的名气,就算皇帝舍得他死,长安百姓们的唾沫也要淹死长孙无极。
七郎回到家中,只见家人都候着,赵四郎告假不上衙,赵六郎也关了染坊,全都紧张地看着他。
“从大理寺出来了?阿弥陀佛,回来就好!”周氏松了口气,招呼人烧柚子水,给七郎除晦气。5八一60
七郎:“……我是作证,不是犯人。”
怎么跟迎接他出狱似的?
要按娘的说法,大理寺卿岂非“无期徒刑”,每天回家都得去晦气?
周氏拉着七郎:“娘不懂政事,但我儿天天跑进跑出的,都瘦了!早知道回来长安会这样,还不如就在辽东或江南!”
父母爱子之心,见不到的时候日思夜想,可如果见到了更危险,还不如放外任呢!
七郎笑道:“娘今日做一根柴烂烧猪头肉,让我补回来就是。”
他虽做好带着全家流放岭南的准备,但还没到那一天,就不必唉声叹气让家人难受。
说不定最后是长孙太尉流放岭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