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6章 抢先定罪(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七郎虽然着急把翻案重任交给狄仁杰,还是先请下属们美餐一顿。

    江东士族虽垄断山林田泽,但经过几百年的经营,这个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还是比别处繁华。

    管大吃惯了海鱼,对河鲜本没什么期待。

    结果……真香。

    他吃着碗里看着碟里的,连声说:“鲜!真鲜!我以后就留下来捕鱼,侯爷别赶我走!”

    七郎瞟了这老水匪一眼,笑道:“好说。只是江南的湖泊菏泽大多有主的,我得先给寻个捕鱼的地方。”

    ……这片鱼塘被我承包了!

    他们在江边的河鲜坊用餐,隔墙有耳,说话点到为止。

    狄仁杰和管大就说起新罗的消息,他们知道赵大使素来最关心对外开拓。

    果然,这个消息一出,七郎高兴得抚掌叫好!

    “从此整个辽东、三韩半岛都是我朝领土,再把各族迁徙混居、加强教化,令各族统一说汉语、写汉字!”

    “不出五十年,就再也没有什么高句丽、百济、新罗人!”

    民族大融合,从文化开始。

    他越说越兴奋,滔滔不绝:“我回头就给朝廷上一份奏折,建议在安东都护府治下成立‘三韩道’,增加官学,从内地派遣先生!”

    “如今读书人科举及第,要经过吏部考选才能入仕,许多没门路的人蹉跎半生都谋不上一官半职,不如去教化新归附的百姓!”

    不为良相就为良师!

    七郎说起经略三韩,是那样的兴奋,整个人都像会发光。

    狄仁杰等人看着都感慨,他们“大都督”还是一点都没变。

    心中想的,永远家国天下!

    也只有这样的赵大都督,才值得他们奋不顾身地追随!

    七郎说了一会儿融合各族的策略,才感叹:“金胜曼皈依我佛,圆真大师兄功德无量。”

    和尚说服王女做尼姑?

    这样的奇闻异事,必定成为野史、传说永恒的话题。

    大师兄和三师兄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收复新罗,不愧是和尚师父的高徒!

    七郎这做师弟的,为师兄们感到骄傲。

    管大羡慕地说:“大和尚有本事!听说倭国女天皇也很思念他,派了僧人来求取真经!”

    “我管大这辈子,没佩服过几个人。第一个是侯爷,第二个就是大和尚。”

    七郎:“……我很荣幸。”

    得了吧!

    这贼头子第一次见识狄仁杰审案,也说“小狄是我最佩服的人”。

    说笑间,书吏们提起《灭三国记》,问赵侯爷啥时候开始写。

    七郎笑道:“等我侄儿阿义从江都回来,就让他起草,我再润色。”

    ……另一个时空,三韩半岛有个叫“韩国”的弹丸小国,最喜欢编造历史。

    它们有本《三国记》,讲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历史”,其中多有令人啼笑皆非的编造。

    按他们的说法,别说辽东、幽州,就连益州都是大韩的故土。

    啧啧。

    所以,七郎对三韩有一种执念。

    从很久以前就念叨着统一三韩后写一本《灭三国记》,向另一个时空的大韩“致敬”~~

    他们在这里畅谈辽东和三韩,还提到倭国,可就是不提迫在眉睫的江东局势。

    这些话由探子传到各大士族耳朵,他们也是面面相觑。

    陆氏家主长了一脸的疹子,用布包着,闷声闷气地说:“难道赵全明知不敌,想向我们求和,所以不着急?”

    赵全说他印堂发黑、恐有大劫将至,他立刻请了知名道长来驱邪避祸。

    道长还给他喝了一碗符水……

    谁知喝了符水,他就开始出疹子。

    道长说这样是“嫁祸”,把危及生命的大劫转为出疹子,就能逢凶化吉。

    郎君们也觉得赵全的行事难以理解,齐刷刷看向陆嘉。

    陆嘉说:“我来往辽东,听说过狄仁杰的名声。此人虽年轻,却精通律法刑名……”

    “当初顾郎窥视辽东盐场的案子,就是他审的。”

    此言一出,陆氏郎君们哗然:“那就是旧仇人!他来江南,也是来者不善!赵全恐怕就是在等他!”

    陆家主想了想,说:“你跟朱家说一说狄仁杰的本事,让他们斟酌着办。”

    陆嘉应是。

    陆家主又看着陆嘉,凝眉道:“你最近少和赵全来往,以免其他人误会。”

    陆嘉:……

    庶子就是风箱里的老鼠,无论怎么优秀,都不可能得到家族的真正信任。

    但陆嘉还是老老实实地把狄仁杰的“威名”告诉朱家,建议朱家尽快决断。

    朱家商议了一回,决定赶在狄仁杰查到蛛丝马迹前结案!

    “结案定罪,把罪名落实!想翻案?我们当地官府不配合,看他怎么翻!”

    一不做二不休。

    已经结下大仇,就没有退路了。

    此时此刻,朱家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