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都嫉妒得酸了,怀疑自己的路线是不是走错了?
他不应该留在皇帝身边写文章、拍龙屁,也应该到边疆去?
想了想,他还是把这个念头甩出脑袋,人贵有自知之明。
趁着朝中上下都在议论大捷,李义府恰到时机地说:皇子李弘出生,即有北方大捷,此大吉也!
皇帝:就得有这么个人在朝。
皇帝趁机赏赐了宝贝小儿子,并封了武氏为昭仪。
其他人有意见也不好说,算一算时间,皇子出生时,正是东突厥战报之时!
正式把名分定了下来,武昭仪表面平静,内心重重地松了口气,派人给李义府送礼。
她需要前朝的支持!文采好又体察圣意的李义府,是她选择的合作对象。
至于赵全,虽是自家亲戚,武昭仪却不打算勾结。
赵全那样的人,是社稷栋梁,没法收买,却更令人敬重。
骆宾王此时在长安令的麾下任主薄,得到消息后,立刻飞奔去赵府,告知这个大喜事。
等他赶到赵家门前,赵老汉已经带着儿孙放鞭炮了。
有人来得比他更早是鄂王李象。
李象此时跟赵家小辈站在一起,满脸喜色,唠叨着:盈盈小心些,鞭炮会炸到人!
白白胖胖的盈盈小娘子点燃鞭炮扔出去,捂着耳朵说:就要自己放才有趣!
幺叔又打胜仗啦!
爹爹封侯了!赵侯爷!
爹娘要回家啦!
小孩子们拍着手,欢天喜地得像过年。
喜儿已经七岁,很懂事了,也很想念爹娘。
骆宾王的目光在赵盈身上停留一瞬,再看看玉树临风的鄂王,默默叹了口气
赵叔父封侯,赵家门庭又高了一步,赵家小娘子或许真的能做王妃!
赵老汉听着儿孙们的欢笑声,笑得眼睛都眯了:让人回天明村接乡亲们,等七郎回京正好摆酒!
咱可不是为了显摆,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让大伙儿沾沾喜气!
周氏抱着小孙孙正儿,也笑着说:对!光宗耀祖!把乡亲们都请来,酒肉管够!
幺儿是她的骄傲!摆酒的事,赵家从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