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5章 热闹的长安(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王庭休整了一段时间,随军出征的易二郎算得,接下来几天不会下雨雪,大军开拔回辽东。

    虽不下雪,但冰雪初融比下雪还冷。

    幸而士兵或多或少都有战利品,身上能加一件皮袄或塞些羊毛进靴子里,甚至还有人缴获珍贵的皮草,虽草地泥泞难行,却精神振奋。

    千里行军、出生入死,战士们得一点小利,没有人会过问。

    回程不急着赶路,各火小队长带着士兵打猎补充军粮。

    春季是野兽揣崽的季节,打猎本有伤天和,但野兔不在此列实在是太多了。

    士兵们找到兔子窝,利落地窝掏空,提着兔耳朵说:就是这些兔崽子帮我们灭了一批突厥战马?

    逮光它们!不然以后得坑我们!

    对!以后草原就是我们的了!

    靺鞨、扶余等藩部从军,还是更喜欢逮旱獭。

    契丹人走得快,他们最喜欢吃这些小东西,还曾送给赵都督,听说赵都督很喜欢。

    那我们也给赵都督送?

    藩兵急着向大唐表忠心,觉得这是个好机会,逮到旱獭收集起来,送给敬爱的赵都督。

    七郎见到旱獭,嘴角抽了抽,婉拒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会传播鼠疫的。

    不过可以收集一些,回辽东送给大难不死的枯莫离。

    唐军戴着胜利的光环满载而归,送捷报的士兵快马赶往长安。

    而此时的长安,很热闹。

    不仅仅是议论北方草原轰轰烈烈的战事

    新年刚过,新罗有使臣进京,在长安驿停留。

    番邦使臣进京,都要在长安驿整理仪容,得到鸿胪寺的许可,才可以进城。

    长安驿中,聚集了四方使臣,是热闹之地。

    就在鸿胪寺按惯例审批许可时,新罗人忽然在驿中跪地大哭,说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新罗摄政王李承顺,是大唐宗室!

    李承顺隐藏身份,窃取新罗政权,实在无耻!请大唐天子抓拿李承顺回国问罪!

    若大唐天子不处置,难道这是朝廷的意思?

    先是指责李承顺,再暗戳戳内涵朝廷不折手段窃取藩国政权

    世人皆有八卦之心,先不论此事真假,涉及宗室、王夫秘闻,就足以引起热议!

    新罗人这一波操作,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涟漪向四方扩散!

    驿丞回过神,立刻命人看守这几个新罗人,迅速把事情往上报。

    额滴个乖乖~~藩属小国竟敢问责天朝上国?

    吃了熊心豹子胆?

    皇帝和朝中百官知道后,反应不一。

    有凝重的,有悲伤的,更多的是嘲笑和不以为然多大点事!

    鸿胪寺先把新罗人接进城,看守起来,京兆府同时引导舆论。

    新罗多大的地方?大唐朝廷的阴谋?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就是!新罗再强,比得过高句丽和百济?朝廷真要占领新罗,派一支大军就可以了,用得着贴上一个皇子?

    话说,这李承顺真是宗室皇子?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冒充的。

    如果真的是嘿嘿,这不是一桩佳话吗?大唐皇子与新罗女王的旷世奇缘!不惜隐姓埋名做女王背后的男人。

    我要去写话本了,都别和我抢啊!

    朝廷对李承顺的身份很谨慎,没急着否认,以防对方有确凿正确、将来打脸。

    但不管真假,桃色艳闻嘛,怎么编排,男人都不吃亏~~

    其他番邦使臣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新罗太看得起自己,大唐要灭新罗,犯得着拐弯抹角吗?

    也不看看三韩半岛如今的局势!

    别说三韩,连隔着大洋的倭国,都被唐军按在地上摩擦,老老实实挖矿。

    倭国使节羡慕:若李承顺真是大唐皇子,是新罗占便宜了,他们闹什么?我们女天皇,都想招个大唐宗室做王夫呢!

    那样就是一家人,不用再挖矿了!

    想到没日没夜挖矿的族人,倭国使节悲从中来哪位大唐皇子行行好吧!

    他家女天皇虽然是作祖母的年纪,也有几分姿色的!

    一波舆论引导,把阴谋论引导为旷世绝恋。

    鸿胪寺松了口气,放了新罗使节自由。

    新罗人走出暂住的宣阳坊官宅,去到留学生众多的国子监前,想故技重施哭诉让大唐朝廷给他们一个解释!

    正好遇到散学,穿着统一服饰的国子监学生走出来,见到新罗人,一起围了上来。

    没等新罗人开腔,这些人七嘴八舌:前女王长得美吗?

    从前王妹金胜曼在长安读书,我见过她细眉细眼大圆脸,跟圆盘似的。

    那倒是有几分姿色!难怪被宗室皇子看上!

    也有人问:你家女王不会是被骗子骗了吧?新罗人就是好骗~~

    新罗人傻眼了这是怎么走向?

    金胜曼给他们的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难道大唐阴谋窃国,也不感到羞愧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