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人家的规矩。
赵老汉和周氏对年礼没啥讲究,对儿子也不太在意,但见到孙儿、孙女们,就乐得眉开眼笑。
小孙孙们,再多也是不嫌多的。
卢照邻和骆宾王回来时,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围绕着赵老汉,听祖父讲过去的辉煌。
那个时候,我就是全军最英勇的!高句丽人见到我,跑得比兔子还快!赵老汉神气地显摆。
周氏坐在不远处,忍着笑老头子就吹牛吧!谁不知道他跑得最快。
见到骆宾王又提着一个食盒,周氏嗔道:小骆啊,你又买吃的回来,小娃娃们都长胖了!
骆宾王放下食盒,温和微笑:赵叔父说,冬天最适合养膘!
小孩子们已经笑嘻嘻地凑上前,打开食盒瓜分点心,他们可喜欢骆宾王这个大哥哥了。
周氏无奈,宾王这孩子就是见外。
骆宾王看着小孩子们吃点心,又问赵信兄弟:给你们布置的功课都做了吗?
他如今还是赵家孩子们的补习先生,专教诗词。
赵信神色一僵,风对啥?雨对啥?
他是要做大将军的人,为啥要作诗?
一看他这表情,就知没有认真做功课,骆宾王脸色一板:不好好做功课,下一次不准吃点心!
他严肃起来,还真有些先生的样子。
赵四郎从外头走进来,看见儿子老老实实地认错,心里叹息
小骆多好的年轻人,文采能中探花,虽比不上幺弟,勉强比得上自己。
可惜做不了自家女婿。
五郎家的画儿也进京来给祖父母请安,可惜画儿年纪小了些且五嫂恐怕有别的安排。
这么好的女婿人选,溜走实在可惜,要不考虑一下天明村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