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几年的磨炼,他总算知道人心险恶。
七郎拍了拍李敬业的肩膀:贤侄是真正的男子汉了!走!我在城中设了接风宴,你们随我来!
他那么和蔼亲切,李敬业有些懵,又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管大见李敬业没告状,笑道:李司马托我好好训练郎君,我哪里敢不用心?
嘿嘿~若是从前,李敬业这种勋贵郎君,连眼角都不会看他。
现在落到他手里,正好光明正大地磋磨~~
七郎带着他们回了城,互市监周崇礼、海港各码头的大商家都来作陪,迎着走进一家大酒楼。
朝廷的丧报和邸报也送到了安东都护府,三韩半岛都知道了新帝登基的事。
七郎对李敬业说:令祖父升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也给你写了信,我交给你叔父了。
李敬业想到慈爱的祖父,心中百感交集,拱手向七郎道谢。
陪客们听说这个粗糙得跟水手一样的年轻人就是宰相李勣的孙子,热情地奉承将门虎子、小郎君不怕艰苦亲自出海,真令人佩服
本来想回长安的李敬业,被吹捧得晕乎乎的。
酒菜上来,管大和李敬业又说契丹移民屯田的情况,东海道大总管李德謇派了多少人去倭国
七郎举杯笑道:白银可以铸成银锭,比铜钱价值高,携带也方便。
今年新帝登基,咱们快马加鞭,若能赶在年前把白银送到长安,正好恭贺新年!
去倭国挖矿的事,是七郎倡议的,如今有了收获,他也是功臣!
赵都督人不在长安,长安总少不了他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