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其他人说这个话,那是危言耸听。
但赵义转述的是赵全的话
越王听说,赵全年少时给六哥算命,说他的未来不在益州这不,贬到巴州了?
什么生死大劫?越王沉声问。
上钩了!
赵义是说书先生,说书的最擅长装腔作势放钩子、卡文、说到一半下面没了
他故作神秘地说:事关重大,请殿下屏退左右。
越王深深地看着赵义一介草民,在他面前还能侃侃而谈,也算是个人物!
就看此人能说出什么来。
他从善如流地让身边的人退下,当然心腹亲卫、内侍不算人,又把刘茂请到另一间花厅。
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越王说:你可以说了。若说不出道理,赵全也是浪得虚名。
赵义拱了拱手,微笑着问:敢问殿下志向为何?
越王平静地说:做贤王,为朝廷尽忠。
赵义笑道:殿下说谎。
越王脸黑了,就要让人把赵义叉出去
赵义赶紧说:殿下要做古今第一贤王,上佐明君,下安黎庶!
这个老母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越王一口气窜到胸口,又消散了,还升起了一股豪气!
对!
以他的才华和能力,就要做匡扶社稷的古今第一贤王!
你坐下说。越王和煦地笑道。
赵义宠辱不惊地谢恩、入座幺叔真是算准了越王的反应。
七郎:那是站在时光河流的下游。
因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后世很多人知道徐敬业起兵反武的事迹。
但其实倒武三剑客还有个更有分量的人物越王李桢。
当然,李桢最后也很惨,和长子一起被砍头送到洛阳枭首示众,其余家人流放岭南。
李唐复辟后,无论是唐中宗还是唐睿宗,都将李桢的行为视同谋反史称越王之乱!
为啥李唐宗室那么多,就李桢做出头鸟呢?
武则天还是他表姨呢!
因为李桢既有野心又莽撞史料说他易听信他人的谗言。
现在,说书先生赵义要进谗言了!
殿下要做古今第一贤王,必须有功于国。当初吴王出使吐蕃,如今长安到吐蕃的路上,都流传着吴王的事迹。殿下以什么跟吴王比?
听到出使的事,越王脸色变了变。
六哥出使新罗,就从蜀王变成了庶人。
他可不想成为庶人李桢。
越王皱眉问:我的志向,与我的生死大劫有什么关系?
赵义笑道:我叔父说,志向大而德行不符,就是自寻死路!
本王德行不够?越王哼道,难道对付江东士族,就是德行够?赵全这是想挑拨我去对付士族。
赵义说:殿下误会了,我叔父是想救殿下的命。生死之劫乃天数,家叔绝不敢妄言。
越王心中七上八下的赵全那神棍!
难道江东士族不缴,本王真的会死?
(远在辽东的七郎:实力不够还反武,你不死谁死?若没有江东士族的挑唆和支持,李桢未必敢起兵。先挑了江东士族,间接就是救李桢一命!)
在越王迟疑间,赵义接着说:殿下,这一次朝廷下旨严查顾氏,是令您主导!刘茂只是协助!刘茂无功而返尚且无颜见皇帝,殿下您呢?
您什么都不做,陛下岂不是失望至极?
草民常听人说,陛下是明君亦是慈父,爱子则为之计谋深远。他让吴王出使吐蕃以有功于国如今也是给殿下您立功的机会。
您错过此次机会,难道是想出使倭国吗?
越王心头一跳,不要再提出使!
一提出使,他就想到贬谪巴州的庶人六哥。
出使倭国?是想让他流放岭南吗?
越王脸色变了又变,问:我的生死劫在什么时候?
身边的内侍很想提醒殿下,这是典型的骗子话术,你真信啊?
越王:当然信啊!那是圆润大师!
他要不是耳根子软,也不会被挑唆着做出头的椽子反武了!
赵义肯定地说:不出四十年。
越王:又想把人叉出去了!
他再活四十年都是老头子了,肯定有生死之劫啊!
他没好气地说:你敢戏弄本王?难道清缴了江东豪强,就能长生不死了?
赵义淡淡地说:殿下若不清缴江东豪强,将来的生死之劫,就不仅是死。
除了死,还有什么可怕的?
当然有!
越王思路发散,想到了种种可怕的事,凝视着赵义:果真如此?赵全说的?
赵义被越王的目光一盯,有一瞬间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殿下可以选择信或者不信。
越王心很乱,摆了摆手:让本王好好想想本王累了,你退下吧!今日所言,不可对任何人说。
赵义点头:殿下放心,神算的自我修养,绝不透露客人的秘密。
神算?
越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