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1章 决胜千里之外(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烟波渺渺的鉴湖边,停着好些花楼的画舫,夜幕时分,丝竹管弦、莺歌燕语不绝于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浮香楼的一艘画舫上,刘茂看到穿着男装、秀气灵动的易青青,神色一言难尽。

    钦差出京公干,都不能带家眷。

    赵义倒好,奉七郎的命来江东,还带着小娘子?

    刘大叔别这样看我!赵义举手解释,是幺叔让我带着她的,她懂易学,能算吉凶。○

    刘茂将信将疑,拿出自己整理的几份卷宗,正色道:娇奴娘子给我的文书繁杂,我选了其中几件,有轻有重。如今是选轻的打草惊蛇,还是选重的雷霆一击。

    赵义认真地拿起卷宗看了起来

    跟着七郎走南闯北,又协助董月明平定了假道士抓小孩子事件,赵义也是见过世面的。

    最轻的事件。

    有一家佃户租种顾家良田,男人劳作时意外摔伤,耽误农时,田就被顾家收了回去。

    田里的秧苗都插了,没等到收成就被收走。家里没了当年的收成,还得交租,最后全家饿死。

    很简单的事情,却让出身农家的赵义脊背发寒。

    恍惚想起很多年前,蜀王长史司征地,整个村子乌云罩顶。

    那时候,幸好遇到萧凌这个好官。

    他又看最重的案子心险些从胸腔跳了出来。

    可恨!这还是人吗?赵义握紧拳头,眼眶已经红了。

    刘茂暗叹,到底还年轻啊年轻人,就是嫉恶如仇。

    但这个案子,就连他这样的大叔看了都心头火气。

    有一个村庄,朝廷派来的县令顶住士族的压力,给良民按均田制授田。

    这一块地方从前是荒野,百姓分得了自己的田地,披星戴月像侍候祖宗一样侍弄土地,终于开垦成良田。

    县令为树立典型,还花大力气在附近河流修水利。

    那一年夏日,接连下了多日的雨,河流涨水。村民轮流守着堤坝,眼看汛期将过,一夜之间堤坝突然崩溃,村庄被淹

    良民成了流民,又成了顾氏的佃户;良田自然也成了顾氏田庄的一部分。

    主持此事的县令陈谦亲自查验,发现堤坝是被人为破坏,本想追究到底却受了一番惊吓,心灰意冷挂印辞官,如今住在家乡沛县。刘茂沉重地说,而且,此事不仅有顾氏的手笔,还有其他家族。

    赵义咬牙骂道:没人性的畜生!只怕他们祖先泉下有知,都得气活。

    士族最骄傲的,不就是祖先吗?

    可这些所作所为,对得起祖先盛名吗?

    掘开堤坝水淹百姓,这得多丧尽天良的畜生才干得出?!

    就算找不到谋反的证据,光这件事就可以将所谓的江东士族脸皮扒下来。刘茂冷静地说,但是选择雷霆一击,就得有越王的支持。

    越王领着越州刺史一职,主政一方军事、政务。

    王府有亲兵,还能调动地方府兵当然,若是像齐王那样以子反父,府兵都尉们也不会听令。

    赵义气呼呼地说:那还等什么?就就说服越王,选雷霆一击!

    刘茂叹道:就怕牵一发而动全身,越王也不敢对上四大家族。其他三家若肯置身事外,咱们就能先拿顾氏开刀,逐一击破。

    正因为敌人太强大,越王态度迟疑,他才下不定决心。

    赵义望向守在一旁不说话的易青青:你来卜一卦!我们该怎么选!

    易青青:我压力好大。

    可是她听到这件事,也觉得内心憋着一把火,一狠心卜一卦!

    手心握着几枚铜钱,口中念念有词,向上抛了抛,再落到桌上

    易青青煞有介事地点着手指头算了起来,最后肯定地说:选雷霆一击!

    赵义拍手:好!就这样!

    刘茂揉了揉额头:我就不该跟你们商量。阿全派你们来,是帮我还是坑我?

    一个嫉恶如仇,一个小神棍

    他昏了头对这两个小家伙抱有期待!

    当然是帮啊!赵义凑近,小声说:只要越王肯派兵抄顾家,我就能搜出铠甲!

    刘茂瞪大眼睛,压低声音:你哪来的铠甲?

    赵义轻笑:我没有,但圆真大师的人有。

    刘茂一时回不过神。

    圆真大师是慈惠禅师的高徒,又是江南有名的高僧,就算离开越州几年,江南仍传说大师的风姿

    这样光风霁月的高僧,私藏铠甲?

    这种事,你怎么会知道?刘茂好不容易回过神来。

    赵义说:圆真大师给了我幺叔信物,接管江南的产业和人手,有些东西就无须瞒着。

    你放心,大师没有造反的意思,他忙着给倭国女王传经呢,那些铠甲不过是陈年旧物,用来陷害顾氏正合适。

    本来就有重罪,再加上这条犯朝廷大忌的必死之罪,其他几家只要还想活,就该置身事外甚至落井下石。

    刘茂看着赵义:这是阿全的意思,还是你自己想的?

    赵义不好意思地说:是幺叔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