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做好吃的。
董月明依偎在母亲怀里,就等着吃梅姨做的菜呢!
说着,还在母亲脸边蹭了蹭。
有娘的孩子就是好,多大了都能撒娇。
母女、姐弟、妯娌们重新见礼,又再入座,梅姨已经带着仆妇安排上菜了。
做了几道女郎爱吃的,手抓羊、炖羊蝎子、千层饼都有,尝尝还是不是这个味。梅姨和蔼地看着董月明,目光中都是温暖。
董月明拉着梅姨坐下:你也一起吃。
我到厨房去,留了菜了。梅姨不肯,还是要去厨房吃。
她在董家做了大半辈子,还是谨守仆妇的本分。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问起才知道罗大郎和罗二郎去了陈氏家学读书。
罗先生修史,顾不上这两个孩子,让他们去陈家读书,也住在陈家。赵四郎说,罗先生得到消息,大概明天会回来。
赵家人没有食不语的习惯,还是热热闹闹的说话,主要是听董月明说辽东的事。
尤其是关于七郎的,哪怕再小的事,赵四郎和赵六郎都竖着耳朵听
又反复问七郎打仗到底有没有受伤、北巡那么冷,有没有着凉
虽然知道幺弟勇武,因军功而封的华阳县伯,可在他们心中,幺弟才刚弱冠没多久,就算当了爹,四舍五入也还是小孩子。
就像赵老汉念叨的,七郎这么小小的人,怎么可以上战场呢!
董夫人等赵家人七嘴八舌地说完,才问:你不带孩子们回来,女婿又那么忙,可照顾得来?
董月明说:家里有很多人,又有阿义照顾。
阿义?
赵四郎和赵六郎一愣,唉哟!不提他们都忘了,还有个大侄子在辽东!
主要是侄子太多,也不值钱了~~